人終究是要活在集體裡的,因為個人的力量實在單薄。
可一旦融入集體,很多自我同個性就會被忽略,包括那些在人看來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謂私心多寡,其實就是融入集體的個體,為自己考慮的多寡。
成就太陰之天這第三條聖道,是唐羅指出來的,但真正讓烏浩能夠下定決心行動的力量,則是來源於他自己。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亦步亦趨,遵循著唐羅制定的節奏,而是依靠自己的神權,略過了他覺得可以忽略的部分,加快了有利他的進度。
同時,他也在防備唐羅的掣肘,第一批為數八千的罪徒,便是他防備的手段。
從這兒也能看出,中洲的神君們究竟掌握著怎樣龐大的力量。
兇境強者放到別洲,都能混成一個家族的中堅力量了,而在烏浩眼中,只是太陰星上備用的靈氣源泉而已。
而這只是第一批,如果有必要,他隨時能夠糾結第二批、第三批,乃至百十批!
他甚至考慮過最壞情況,如果唐羅撂挑子不幹,他是否能夠獨立完成第三條聖道的構築。
透過留在中洲的法身同幾位神尊交涉,烏浩已經做好了後續沒有唐羅的準備方案。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誰都能轉,萬事開頭難的意思是,只要有人能開好頭,後續者哪怕智慧、能力欠缺些,也能磕磕絆絆向前走。
第三條聖道就是這個情況,如果唐羅能夠繼續幫忙,烏浩很高興,起碼在成就天地靈氣迴圈前,最大的靈氣搬運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但如果唐羅突然變卦,他也能夠透過中洲源源不斷的罪徒獻祭,撐過太陰星上最黑暗的歲月。
所以不論唐羅怎麼選,烏浩都覺得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同樣的,烏浩神君這點心思,唐羅在看見蒼嵐奉上的測錄時就瞭解的七七八八。
說到底,他都是來歷神秘的傢伙,又沒有同意紫霄神君的招攬,神庭哪裡會百分百信任他。
如今的這種防備和私心,都在他的預設之中,所以他根本不奇怪。
而他也捕捉到了烏浩心中最大的希望,那就是成就太陰之天的迫切。
而這,也是唐羅最想要看到的。
所以,哪怕雙方已經有了隔閡,但只要目標一致,這場合作,也是可以繼續存在下去的。
放開虛空之胃,液化的雷霆呼嘯著奔向四方。
對於掌控太陰全域性的烏浩來講,這些靈力就像在乾燥蜷縮的棉花中心,突然出現一汪泉眼。
彷彿渴了千萬年的河床,此時只想蓄水。
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
大快朵頤的烏浩神君心中這樣期盼著,因為隨著精神力量的提升,他能夠掌控的天地區域同規則,也越發得嚇人了!
只是隨著吸收時間的變長,精神力量的飽和,理智也就開始迴歸。
但看著依舊源源不斷的雷霆雲霧從唐羅王體中氤氳而出,烏浩神君神色中難掩訝異。
即便以君王的眼光來看,唐羅收攝的靈氣量級,也太過誇張了,而且這隱隱約約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