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信仰最重要的載體是什麼?
有人說是神殿。
這種說法在近些年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很多時候,人人盲從的答案,卻非正解,而是倒果為因的自以為是。
只要往深處想想就明白,中洲這些金碧輝煌的神殿,都是在千年裡“新建”的,於現在信徒來講,信仰神殿的習慣生而有之,但這並不代表本該如此。
人類短暫的生命與淺薄的認知,總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視角,擴大到整個世界,並不斷尋找事物佐證。
但只要深入想想就能明白,若神殿真是信仰的根本,那麼上古中洲還是一片蠻荒的時,穿著素衣赤著腳行走大地的神官,該如何讓人相信一個根本沒有的東西呢?
想到這兒,答案應該就很明顯了,信仰最重要的載體,是口口相傳的故事。
那些最初的神官,與其說他們是神官,不如叫他們說書人或是吟遊詩人來得更為恰當。
這些人透過自己的足和口,走遍唱遍中洲大陸,告訴這裡的百姓,妖族和黑暗都已經散去,接來下只要遵從神的指引,就能獲得幸福。
這個過程,有人虔誠篤信,有人嗤之以鼻。
但都不重要,因為強者無所不能的原因,從來不是旁人的認同,而是堅韌志信,只沿著意中的我道前行。
狂奔者耳中只能聽見風聲,再回首已從者如雲。
上古時神庭傳播的故事,能夠歷久彌新,受世人盛敬,因為每一個故事裡,都有一個真實的主角。
這個主角在中洲被稱作神邸,比如灤州這兒,最受崇拜的神邸是烏浩。
可要是再往南走,到了霸州,信眾最多的,就成了紫霄神君。
所以當凌霄宗主姬殤同唐羅抵達灤州城的時候,城中已經大變了模樣。
居於中城的壯麗神殿中,有紫霞沖天如同光柱,城內信眾跪拜一地,紛紛頌讚紫霄神君之名,這種場景,幾乎讓兩人以為,隨著烏浩升入太陰,灤州城的信仰發生鉅變,就連神殿主人都換了新。
這種鵲巢鳩佔的事,鄉村中比比皆是,想不到被譽為聖地巔頂的神庭,竟也不能免俗?
姬殤不屑的笑意雖然一閃而逝,但一直守在一旁的蒼嵐哪能捕捉不到。
就同外洲人覺得安氏神庭全是騙子那樣,安家人也覺得外洲人全是傻子。
雖然姬殤的笑容很收斂,但蒼嵐還是受不了這種誤會同放肆,語氣生硬解釋道:“紫霄神君同神座是好友,灤州、霸州因毗鄰戈貢,時常被神霄、罡風所侵,天災遍地,是兩位神君通力合作,才讓兩州變成如今氣候適宜的魚米之鄉,雖然兩位神座佈道信仰不同,但治下信眾卻也親如兄弟!”
姬殤哂笑後並不言語,只是朝著城中那道沖天霞光一指,朝著唐羅道:“院長請吧,別讓神君等急了!”
“姬宗主所言極是。”
唐羅應和一局後,朝著面色不善的蒼嵐微笑頷首:“等赴了神君之邀後,本院再來同大神官商量物資事宜。”
“感謝院長,蒼嵐便在平瀾殿中等候大駕。”
對待烏浩神君指明要尊敬的人,蒼嵐還是很客氣的,做足禮數後,目送兩人消失,才緩緩朝神殿內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