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因為人對新鮮的事物,既充滿好奇心,又缺少足夠的判斷能力。
如果楊凡是以某位神使的身份,哪怕信奉的只是個野神,都能在滿是絕望氛圍的虔溪村收穫一些信眾,而偏偏,楊凡是個無信者。
在中洲這片土地上,信仰就是一個人最大的背景,而百里邱心所能代表的,就是中洲最大的背景。
所以,楊凡輸得徹底,在廟祝百里邱心走了一趟後,原本冷清的村廟就變得香火鼎盛。
除了那個獵人,虔溪村的村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聚集在神像前焚香祈禱,廟祝百里邱心在引導祝詞時,先同這些村民講了幾個關於神救世人的小故事。
故事裡頭,上神是榮光的,慈愛的,他一直關注著自己的子民,但有時候也會給出一點小考驗,並以此分辨出,誰是真正虔誠的信徒。
而幾個小故事的結尾,最虔誠的信徒不論遭受了多大的苦難,都會得到神的救贖,而越是痛苦折磨的,結果越是甜美。
百里邱心說得一本正經,眾村民聽得如痴如醉,尤其是那些已然遭災,無瓦遮頭,無食可覓的村民,更是隨著百里邱心的話,臉上奮揚起狂熱。
他們託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忍著胃鼓腸鳴,搶到了祝廟的最前,非要向烏浩上神證明,自己才是虔溪村最虔誠的信徒。
可神龕上的,明明只是一尊制式的雕像,廟祝自己也說,祭祀得要下個月才能再啟,可以這些村民的身體狀況,真的能夠撐到那個時候麼?
看著飢腸轆轆的村民面色狂熱的跳祝舞,楊凡只覺得無比荒謬,難道中洲全是這樣的蠢貨,就沒有任何一個有識之士告訴他們,絕境中人該自救的粗淺道理麼。
另一邊,好不容易說服獵熊者的裴沐三人正準備進村,打算先說服幾個孤兒,帶他們出去覓食。由點及面的樹立自救信心,可走到村裡,卻發現村民們再次不知所蹤。
又一次循著腳步趕到石灘,眾人看到了村廟外神色複雜的楊凡,透過大開的廟門,烏浩神像前是村民們的歡聲笑語,載歌載舞。
“這些人是瘋了麼?”
唐天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找出路,不尋食物,卻把氣力用在神像前跳舞?”
原本已被三人說動的百里無常遠遠看了村廟一眼,冷笑一聲後,扭頭便走。
“無常兄弟要去哪。”
裴沐趕緊叫他。
“去找食物。”
百里無常頭也不回,冷冷答道:“那些蠢貨,已經沒救了!”
風雪未停,意味著凍土越厚,也意味著尋找食物會越來越艱難。
不乘著這個時候出去尋找,反而將時間浪費在祈禱上,也難怪百里無常會瞧不起。
“這也太荒謬了,其他人也就罷了,那村長百里盧良明明也是個修行者,怎麼也跟著一起祈禱跳舞,難道他們真的以為,那座雕像能夠聽到他們的祈禱,然後降下神蹟拯救他們麼?”
對於唐念凡來說,他在虔溪村見到的事情,是在衝擊他二十年來的常識,所以迫切需要與人溝通,而他尋找的物件,便是本家兄弟唐天羽。
但這兩個人溝通又能溝通出什麼結果來的,兩人皆是都是世家弟子,雖然性格上或許有些不同,但教育背景大抵是一致的。
所以溝通來溝通去,也說不明白個所以然。
倒是前頭走著的裴沐和百里無常,還能說出點小門道來。
“無常兄弟也不必生氣,如虔溪村這樣的地方,從未遭受過這樣兇猛的天災,也難免村民手足無措。”
裴沐寬慰著氣呼呼的百里無常,這樣說道:“所以,如果想要讓村民醒悟,我們得讓他們看到,除了求神拜佛之外,另外一種能夠拯救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