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拜山,入廟拜廟。
在中洲這方地界上,甭管是不是無信者,只一個敬字,便能免去萬千不必要的麻煩。
這是啟程前那些中洲學者不斷耳提面命的機要。
雖然從道理上講,烏浩上神也就是神庭的武道君王,他們作為無雙院長的親傳弟子,只要行晚輩禮數就算周全。
但三人還是恭敬輪番上前,做足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不為別的,就因為從入廟後,這老廟祝的眼神,就沒有從他們三人身上移開過。
那種欣喜和渴望,就像飢渴許久的痴漢看見了花船,令人不寒而慄。
所以三人只想快點掠過這個拜祭的環節,趕緊回屋。
但很顯然,百里邱心在看到三人虔誠的跪拜後,眼中滿意之色更濃。
好不容易捱過拜神禮儀,三人本以為可以好好休息,卻看到老廟祝變戲法似的取出三本燙金小冊。
“看到你們剛剛叩拜上神的虔誠,老夫就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的模樣。”
不由分說地將小冊塞到三人手裡,老廟祝揹負雙手,語氣驕傲:“三位客人,你們的機緣,到了!”
言罷,百里邱心丟下一個好自為之的高妙表情便離開了,只留下面面相覷的三人。
回到屋中,話匣子終於憋不住了。
“這老頭兒...是什麼意思?”
唐念凡提留著小冊一角,語氣難以置信:“這是想收我們當信徒是怎麼的?中洲的佈道都這麼直白嗎?感覺還不如市井幫派拉人頭呢!”
“市井幫派拉人還先許諾大口喝酒,快意恩仇呢。”
唐天羽亦扶額:“這機緣到了是幾個意思?”
“不管怎麼講,且看看內容吧。”
楊凡大概是三人中情緒波動最小的:“不管怎麼講,烏浩神君都是神庭老牌的柱神,即便在彼岸都是頂頂高明的,這樣人物的道統,應該不至於荒謬。”
聽到楊凡的話,兩人也收起臉上戲謔的表情,開始翻看手中小冊,略過序言開篇,持身守戒的部分,終於見到了乾貨。
“...原來上神,都這麼簡單直白。”
將小冊放下,唐天羽感嘆道:“難怪中洲人人有信仰,這種誘惑,誰能抵擋啊!”
世家子大多現實,所以他們的視角里,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別管這本冊子的遣詞造句如何華麗,在他看來,就是直白的付出與得到,但就這個小冊上寫的,他們真的想不通,為什麼村民不肯信仰烏浩。
“只要每日虔誠禱告,定期參加祭祀便有神賜,而神賜又能向神廟換取資源、功法、武技甚至秘術神通,這樣的好事兒,為什麼不做!?”
唐念凡也同樣不解:“難道是因為兌換功法所需神賜的數額特別大,普通人一生無望所以放棄?”
“不對。”
唐天羽又道:“就算虔誠獲得的神賜難以達到,但還有別的途徑補齊需要,但這些方式,都得有信仰才行,你看第四十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