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洲歷1797年、冬
人是十分健忘的動物,這種健忘不論對好事還是壞事,效果都大差不離。
所以要想將一個習慣保持下去,只得要反覆練習,加深記憶。
但人的本性裡又有懶惰、享樂的基因,便有了學好三年,學壞三天這樣的諺語。
因為但凡能帶來長久收益的事情,大多都是痛苦的,比如修行、比如節儉、比如克己。
這件事體現在思維上也一樣,知道宇宙浩瀚又怎麼樣,想不出辦法就乾脆不想,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難道不香麼。
習以為常,是所有動物都有的本事,人族尤其擅長。
所以院長的第二課於更多的西陵人來講,只不過多了點兒談資而已。
至於各家宗派麼,除了徐氏這樣關係好的,其他都緘默不語,像是憋著等瞧無雙學院的笑話。
對於外界的流言蜚語或是沉默觀望,唐羅其實並不在意,因為超越時代的道理在被證實前,總是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大多數人所謂的思考,只是渾渾噩噩的反應當下情緒。
就同懷才不遇者,只愁無去處,卻不知道病根在來處;又如想要發財者,只恨沒有錢財進處,卻不知發達根本是在錢財去處。
這種淺薄不光只體現在百姓身上,上位者尤甚。
御下如豬狗,以為只要不過度剝削欺壓,就算是賢明領主。
如這樣的群體,只能看到現成的好處,而看不到世事的變化,註定成為不了成事的中堅力量。
所以無雙學院的未來,還是掌握在後山那群弟子,還有正在學院裡讀書的孩子們身上。
理所當然的,唐羅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赤霞山上,因為他要看看,那些覺悟了生命意義的,是否能夠一直踐行下去。
畢竟,世上大多數人都太“聰明”,以為知道了就等於做到了,卻不知道真正難的是踐行。
所以同人相處,不光要聽他們怎麼說,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們如何做。
從這一點上看,後山眾弟子的表現都不錯,到底是經過試心雲階考驗和《苦神離欲功》捶打出來的,強橫堅韌的精神力量在貫徹我道這件事上,優勢不小。
用人話講就是,只要目標確定,這些孩子對自己還是足夠狠的。
而這群狠人裡,唐羅最滿意的是楊凡、裴沐、唐天羽、唐念凡這四位。
楊凡就不談了,天生的武者,以武為樂,意、行合一,近乎於道。
而唐天羽被楊凡點醒後,終於學會馴化自己的妒心,不再把注意力投入沒有用的地方,而是循著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精進,一日千里。
唐念凡的狀況也差不多,在見識天地浩瀚後,非但沒有被壓垮,反而越發振奮,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每日練到疲憊不堪時便仰望滿天繁星,名為野心的火焰在眼中熊熊燃起。
這三個都是意料中的歡喜,而裴沐則是意外的歡喜,這個同穆滿一樣,心高氣傲的內源弟子,一直以來都將打倒超越唐家弟子當作自己的目標。
可在穆滿領悟生命的意義後,這小子突然悟了,竟也開始思考武道同修行的意義,更為難得是,明明心中已經翻騰洶湧,面上卻波瀾不驚,每日該修行修行,該練功練功,絲毫看不出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