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告西陵的大課若只是幻境,那也太看不起唐羅培育弟子的投入了。
須知武者三境,初者為明心見性,再者闊眼界撐器量。
境界高了雖然對戰鬥沒什麼影響,但對修行、生命卻極是有益。
所以尋常宗派的弟子的見天地,通常會有鄭重其事的走兩步。
前一步叫經史,後一步叫遊歷。
經史指的是,先讀經,後讀史,如此則論事不謬於先賢。
學完史,復讀經,則胸中有物,不拘泥於章句。
由此三步,乃生恢弘器量。
再來遊歷,便是行走世間,以此開闊眼界,印證胸中道理。
這也是天下行走的根本要義。
當器量、眼界皆成,便是境界。
從道理上說,這已是最好的辦法,但再好的辦法,也得人去踐行。
修行艱深,境界這種事夠用就好,也沒幾人會去強求。
經史游歷走個過場,畢竟自家長輩的遊歷心得不會有假,看過就當作過又豈能算錯。
這樣鑄就境界,比之下愚自然超脫不小,但真要論精擅深耕處,也未見領先多少。
況且,通常遊歷都是處在蓄靈破鏡的階段,這時候的修行者能走得多遠?
歷遍群山,不過名山大川的眼界。
歷遍四海,不過汪洋波濤的心胸。
這樣的器量放在千年之前的西賀固然夠用,但在如今人族制霸,武道大昌的年月,就顯得大大不足。
所以,既然要讓這些孩子見天地,那便讓他們見識見識,何謂真正的天地!
吾輩修行者的征程,又豈能受困區區方寸之地。
所以孩子們,給本院瞪大眼睛,好好看看這無垠的星辰大海吧!
……
西陵人知道今日院長要上課,無雙城也知道今日院長要上課,可他們怎麼都沒想到,這上課的動靜竟然會這麼大。
沖天而起的光束奪走西陵所有的亮堂,蒼穹上陰雲盤旋雷霆轟鳴好似神罰落降,天地間唯一可見只有洞破九天神光。
不過是些蛻凡境界的孩子,怎地如此驚人的陣仗?
……
無盡虛空外
帝參情感複雜,作為西賀武道源流之一,巫神山的傳承幾乎同人族共長。
漫長的傳承歲月,總會出現驚才絕豔的巫祖、巫王,而獨特的神通天賦,亦使得他們能夠在某些地方做到令某些修行者難以置信之事。
比如巫神山擁有全西賀對太陽星最細緻的研究,蓋因祝融一脈曾有絕世巫聖,隻身入太陽星,取不滅神火淬鍊巫體,體悟太陽不息之意以期邁出破境一步,卻慘遭黑子吞噬聖殞。
亦有帝江一脈巫王數十次入星海尋虛空路,蹤滅聖殤,只留下數十冊星曜冊錄。
通常,只有在“我道”走到巔峰的王者,才會將希望寄託無盡虛空以期更進一步,難道這位無雙新王已經到了這種境界麼?
帝參只得感嘆,後山這些微末出生的傢伙真是走了大運,竟能拜入這位門牆。
旋即又有些玩味,境界低微就見這樣光褒的天地,也不知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