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大昌,有志有力者豈甘居人下。
西賀廣褒,此處不留爺便另覓一方天地。
在龍洲每一座被世家統治的城鎮,就像是獨立的王國,享受著充分的自由。
說句難聽的,你就是把治下領民全都餓死了,武聖山也不帶多看一眼的。
而中洲就不是這樣的情況,所有州府都要遵守神庭指定的法令法條,都要接受督天王巡的監管。
當然,凡事都有特例,如一些宗派的自留地,多是不把王巡放在眼裡的。
因為這裡頭住的要麼是宗派外門的親眷,要麼就是派中強者的親眷,他們還是以宗律當做最重要的行為守則。
哪怕犯了事,處理他們的也是宗派律堂,而不是神庭。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中洲有很多特殊的區域。
有巫神山下八百里,數千部族皆有不同祀祭,雖知神庭但更重巫神圖騰。
又有掩日宗,其治下數座城池百十村鎮,皆樹明月旗,每到月半便闔家拜月。
更有以三不朽養己身浩然之氣證道的文人修者...
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民俗,特點,便是這樣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洲的精彩。
而藥神宗作為名滿天下的宗門,自然也有方圓三千里的屬地。
這區域被外洲人稱為“不死界”,傳說這兒遍地是靈草,滿山是神藥。
山裡有會跑會跳的人參娃,地裡有冬日成精夏日成目的珍惜藥寶,更有活死人肉白骨的七色龍菇...
這兒的城市很富庶,不論你得了什麼樣的病,都能去醫院求助,大夫免費看診,只要花錢抓點兒藥物付下便能痊癒。
更有傳說,此處有無上仙寶,勝過人間無數,只要嘗過便永世忘不了。
總之,關於不死界的傳說很多,統統都是美妙的。
可奇怪的是有些真正進入不死國的病患,在痊癒離開後卻對求醫的往事三緘其口。
每當別人問起,還會言辭懇切的勸說道:“那是天堂、也是煉獄,如非必要,千萬別去。”
但這種勸說或是被人當成了私心自利,或是當做危言聳聽,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往不死界,卻都沒有回來。
只是每年寫信回家,讓往不死界送錢,且需求量極大。
久了久了,人們也就大概明白,好福利都是高消費換來的,想在不死界生活特別不容易。
可作為藥神宗唯一對外收徒視窗和中洲的杏林聖地,即便想要低調,也難以做到啊。
每年二月,便是藥神宗的收徒日,會有百十位藥神宗內門弟子喬莊下山,或是尋訪城鎮中的醫館或藥房,或是走訪偏僻的鄉鎮,找那種聲名鵲起的神童。
三稜峰上藥王殿
十名抽到下山的弟子本該站在一起等待外門長老,但也不知是怎麼的,其中九人抱團縮在大殿的角落,只有伊祁天龍一人站在本該列隊的位置,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彈彈指甲。
當長老竹黃走進殿內,看到自家山頭弟子如躲避瘟邪般躲避自家道子,眉上青筋就忍不住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