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霆三人聽到唐羅的話,眼睛瞪得溜溜圓,像是見了鬼一樣,就連一直以來都面色平靜的杜沙眼中也爆發出希望。
他們都是兇境的武者,也算見多識廣,但只和唐羅相處了一天就讓他們有種幾十年都白活的感覺。
傳說中的虛空之胃便是在上古那個秘術橫行的時代也鮮有耳聞,現在卻活生生出現在自己眼前,讓人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擁有虛空之胃的唐羅一個人便能抵得上一支商隊,而且對他來講,洪水便與坦途並無區別。
話說到這個份上,杜霆三人疑慮盡消,只是覺得臉上火辣辣的,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質疑唐羅了,只是每一次質疑伴隨的都是最有力的回擊,如果說一開始他們對唐羅發號施令還有些牴觸的話,現在他們只想當個不動腦的手下,也好過幾次三番在一個少年面前露怯。
“沒有其他問題就走吧。”唐羅看著沒有其他表示的三人淡淡道。
在正式去臨川購糧之前,他還得回北山一趟。
雖然千年前諸聖統一了大陸的度量衡、文字和語言,但在傳播的過程中依舊會碰上每個文明都有的問題。
一些世家為了保證家族的繁衍與血脈的純正,除了允許族內通婚外還保留了不少先民的文化,很多世家擁有另外一套家族內部通用的語言。
比如唐氏雖然已經在龍州呆了一千年,依舊會有一些中州的語言習慣,最後這些習慣一代代流傳,便成了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
如果說諸聖統一的文字與語言是“官話”這些流傳於地方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就是方言,官話自然通行四方,但人們還是更熱愛家鄉的方言。
這當然不算一件壞事,但對現在要出走一萬里的唐羅來講,就顯得不是那麼優秀了。
比如西陵人說的話和清水人說的差不多,清水人說的話和神平人差不多,神平人說的話和瞿塘人說話的也差不多,你讓西陵人去瞿塘城買菜,原地爆炸。
一條陵江三千里方言都有如此差別,何況萬里之外的臨川。
所以這個時代好商人的標準除了要頭腦機靈之外,掌握多門方言也是行商走跳必不可少的技能。
你會看見一些商人到了川元就操著一口川元口音,說自己是終歸的遊子,到了大臨又變成大臨口音,說離鄉十載無比思念。
傳說朝昌雲氏的族子每人至少都通曉數十種方言,所以才能行商龍州各地。
這些掌握多門方言的掌櫃不論走到哪都有無數親故,麻煩少,利潤高,就連知交好友都遍佈天涯。
臨川平原在龍州中部靠北的位置,距離西陵萬里之遙,不用想也知道那兒人說的話會和西陵有多大的差別。
而唐羅除了西陵話與官話外,其他方言就兩眼一抹黑,為了方便這次採購,他得去族中找個通曉川元方言的商人通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好在唐氏行商幾百年,肯定不缺這樣人,而洪水來襲,這些家族商人在山上一定呆的很無聊。
午時驕陽正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