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嶽便說,我是淮南的節帥,倒是可以給他們舉薦,不過最好得讓你這兩位好友承你的情,不妨叫他們來揚州參與鄉試,而我則讓退之你為鄉試主司,給他們個“解頭”,再去朝廷禮部和天子那裡應進士試,屆時我為大伯樂,你為小伯樂,豈不是好?
韓愈非常激動,是千恩萬謝。
正在此刻,幾名軍吏在顧秀、元洪的引領下,匆匆忙忙地來告訴高嶽:“衛公大事不好,被揀退的鎮兵,聚集在螺螄橋處滋事,已打傷好多過往的行人了!”
一時間正在會食的僚佐官吏無不愕然。
高嶽大怒,問顧秀:“伯文,揀退錢都分發到位了沒?”
顧秀回答說:“都到位了,按照衛公的吩咐,鎮兵官健一年的俸料是二十八貫錢,故而揀退時每人支給錢五貫、外加十匹水練絹布,約合八月的俸料錢,讓他們自謀出路。”
然後顧秀上前步,告訴高嶽:“各州團結子弟倒是好揀退,因為都在本地有田業,大不了歸鄉務農。可鎮兵本就是招募來的,拖家帶口,都指望吃軍府的浮食,又沒田產和謀生手藝,所以就鬧將起來。”
高嶽很生氣,但是也能理解。
這次編組武毅軍,主體還是高嶽的老部下,所以就得大幅度揀退淮南揚州原本的兩萬鎮兵,最後鎮兵裡有千餘補入武毅軍,又有三四千補入地方鎮戍軍,可其他的一萬數千,統統被銷籍揀退,其中還有不少人都是杜亞時代的“兩廊下牙兵”!
要是往常,這幫鎮兵早就拿刀子把高嶽全家給砍了。
可現在不敢:武毅三軍,左軍並營在官河南口,右軍並營在禪智寺外,而中軍則在蜀岡處拱衛高衛公,這批絕大部分都是外來戶,還都是殺過蕃兵和蔡兵的狠角,和舊鎮兵無親無故,不會同情幫助舊鎮兵的。
甲仗樓、軍資庫和火器監也被嚴密控制起來,被揀退的鎮兵也沒法搶奪武器造反。
被給了揀退錢後,這一萬多鎮兵先是在不甘不願地在城西處坐著,茫然無措,有的賣布帛,或把錢換米,數日後推著犢車去鄉鎮謀生計,有的則開始在揚州城求工做。
但還有大概四五千人,在“想明白”後,認為這是高嶽迫害他們。
“不當兵,我們還能做什麼?”
“以前當兵,有仗打就吃朝廷度支的,沒仗打就由節帥養著,這是天經地義的,現在卻把我們往鄉野荒郊裡趕,好狠毒的心!”
有的就把抹額往地上一扔,跳到土臺處,喊:“既然高嶽目我等是廢物,不妨我們入山,繼續幹刀口上的勾當。”
於是眾人呼囂擁護,大有立刻去壽春八公山聚嘯為盜匪的慾念。
又有人大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入山棚!”
“別當山棚江賊,現在他們日子也不好過。不如我們去這城裡,給邸舍商肆過往的船隻搬貨,反正高嶽要我們自謀生計,那咱們就繼續吃揚州城的!”
好好好,於是數千人一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