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南去善陽關,
身逐歸雲到處閒。
曾是五年蓮府客,
每聞胡虜哭陰山。
————————————————武元衡《單于罷戰卻歸題善陽館》
+++++++++++++++++++++++++++++++++++++++++++++++++
於是高嶽對高固說:“黃岑,與渾侍中方面的交涉,便委託給你了。”
高固領命。
接著高嶽又要求蔡逢元隨即領定武軍八千將兵步騎,出陳倉道,向事先答應西門監軍使的集結地點奉天城而去;另外又讓郭再貞趕赴鳳翔府,下令張敬則、扶余淮等汧隴的大將,集齊義寧軍八千將兵,同樣至奉天城。
至於自己則還要在鹿角莊“養病”一段時間。
等到三人離去後,在正堂坐著的高嶽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
“卿卿,你在做什麼?不要去壞樑上喜鵲的巢啊!”很快,雲韶心疼地喊起來。
高嶽只是說放心我只是看個東西,說著自己取來廚院裡的梯子,蹬蹬蹬地爬上去,幾隻喜鵲驚叫著從畫樑上的窠臼裡飛出,接著高嶽將手小心翼翼地探了進去,先是抓到幾片鳥羽,接著就是柴禾和溼泥,都是些鵲巢經常有的,平平無奇,他所想要找的,顯然不是這些。
果然,高嶽的手,摸到了塊木頭,這難道就是喜鵲銜來放入巢中的嗎?
迫不及待的,高嶽將那塊木頭拿了出來。
春季明媚的陽光下,幾隻喜鵲生氣地繞在他耳朵邊飛翔聒噪著,高嶽清清楚楚地看到:
手掌裡的那根木頭,並不是皇帝所言的,筆管形狀的“棟樑木”,因筆管的形狀只可能是直的。
這木頭約尺把長,形狀是彎曲的“山”字形,“山”字形!
高嶽恍惚間,想起陸贄的亡母韋氏,在皇帝來探病時曾說過,龍無尺木不能飛。
那三清殿宮主司馬承禎也說過,你家鵲巢裡的木恐怕不是棟樑木,而是山尺木。
最初高嶽還不清楚山尺木是什麼,便寫信求助於忘年交的朝中秘書監蕭昕。
蕭昕便告訴他一件自己親歷的逸聞,那還是代宗皇帝朝的事......
彼時蕭昕為京兆尹,京中大旱,蕭昕聽聞有位法號不空的和尚能馭龍布雨,便去求他,不空和尚果然自袖中取出一條很小很小的白龍來,蕭昕便說這麼小的龍如何興起雲雨呢?不空和尚笑笑,削下塊樺樹皮,做成這山尺木模樣,隨後對蕭昕說,我這不過是假龍罷了,不過還是請大尹將其投入曲江當中,也可緩解長安城百姓乾熱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