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高嶽便喊:“小鳳,現在京畿情勢非常危急,留二百神策兵在奉天城即可,你帶一百人騎馬,隨我去追高崇文將軍的隊伍,好不好?”
“有大事做,太好了!”
咸陽陳濤斜處,正在催促行軍的高崇文,見後方灰塵大起,接著高嶽和郭小鳳趕來,連聲喊“高將軍,高將軍,請止步......”
“什麼,讓我在陳濤斜這裡屯營?”停下來和高嶽交談的高崇文,大惑不解。
因為高崇文這兩千神策兵,保護整個京城是根本不夠的,萬一有變,不能讓他們白白損耗掉。
可高嶽心想如果直接和他說明實情,怕不是會被當作失心瘋,便暫且誆騙高崇文說,剛才自己到奉天城裡,又得到皇帝的詔令,說讓高崇文將軍在咸陽暫時停留,等京師糧草籌備好了再到望春樓來。
這高崇文居然信了!
因為連他都習慣了皇帝那“朝令夕改”的微操術。
並且自奉天城到陳濤斜的路上,高崇文確實見到一群群驛卒前後相繼,是馳走不休。
高崇文便下令全軍紮營,而後高嶽就又問他:“李懷光部到了何處?”
“已和神策陽惠元、張巨濟部一同,過蒲津渡,至同州大荔了。”
高崇文話剛說完,高嶽就一馬疾奔而去。
等到高嶽進入長安城時,李懷光的長武軍已過大荔、梁田坡,來到距京師東北僅一百里的富平處紮營。
連綿不絕的長武軍穿著破舊的衣甲,各個臉上無不帶著菜色,之前在雙篋山兵敗後,馬燧跑回太原,李抱真退去邢、洺二州,李懷光則鬱郁地拉著隊伍走回河中,這裡的四州是皇帝先前撥給他的,可是河中地區先前也遭逢了旱災,士兵們依舊缺食少衣,而和他同行的陽惠元、張巨濟的神策軍,卻個個賞賜頗豐。
李懷光心中極度不平,後來皇帝又派中使前來,當面斥責他在雙篋山所犯的過錯,李懷光低頭捱罵,肚子裡滿是怒火,經過打聽才得知,彈劾他的人,就是李晟、馬燧,“直娘賊,神策軍一年賞衣二十匹,糧三十石,每逢節日還有加賜,我等邊軍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像牛馬般被驅使送死,現在居然還有臉說我軍劫掠?不劫掠,那個個都得餓死。”李懷光在心中大怒不已。
結果現在,軍隊還沒在河中休整好,又一道命令下達,說李希烈沿武關道犯京師,又讓我渡黃河,領軍去勤王。
出發時又沒有資裝費,先前的三倍食出界糧也遲遲不兌現,長武軍士兵各個怨氣沖天,有人在行軍途中當面就罵李懷光,罵他沒出息,麾下都養不活。
要是擱在過去,李懷光斬人是毫不留情的。
可現在,士兵的罵聲裡他卻一點底氣都無,只能臉色鐵青著騎在馬上,半句話也不應答。
之前過大荔時,長武軍裡就有騎兵流竄到皇帝的官莊長春宮處,劫掠裡面豢養的豬牛羊,宰殺了來吃,李懷光也不過問。
過富平縣街道時,長武軍士兵們都斜著眼睛,望著坊市內賣的各種吃的、穿的,有的人流出口水,露出兇光,和群餓狼似的。
富平的百姓也感到害怕,坊市很快關閉,年輕女子都被鎖在家中。
結果李懷光的觀軍容使翟文秀,趁機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繞過判官高郢,送到京城裡去。
紫宸殿內皇帝接到報告,心中顫抖不寧,便對盧杞說:“不要讓李懷光的軍隊靠近京北的中渭橋,更不能讓他入京來,叫他馬上過高陵,走東渭橋入藍田,去抵擋李希烈。”
“陛下,可否讓邢君牙、駱元光、尚可孤三部神策軍回京師來,臣總覺得李懷光心中有不軌企圖。”這會兒盧杞也有點肝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