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字,高......”終於在第七處窗牖下,霍發覺了窗戶邊寫作的高嶽,不由得低聲喊出來,卻被唐安一把捂住嘴。
唐安湊著窗戶格柵往裡面望去,只見高嶽身著裁剪合體的青衫,端坐在蒲團上,旁邊香爐輕煙繚繞,正皺著眉提著筆,在書卷上一筆一劃,奮筆疾書著,筆尖和麻紙發出的輕微莎莎聲,反倒更加顯得西外院周圍的靜謐。
見到這風儀,唐安有些呆了,她的眼眸在春日陽光下泛出了繽紛的彩色,一閃一閃的......
“郡主,郡主,快去索槐北錄啊!”霍競良嘴被捂住,手卻比劃個不停。
結果就在唐安準備起身時,西外院那邊的軒廊居然傳來了說話聲和腳步聲,有人來了!
“吔?”唐安和霍競良急忙跑開,可唐安還是發出了聲訝嘆。
正在靜心寫作的高嶽便抬頭,循聲望去,但見窗牖邊人影一閃,剛準備追出去時,卻見有兩人自門廊踏入,有說有笑。
難得在這午後,還有人會來拜訪只有他一人當直的集賢院來取閱書籍。
高嶽便作罷不追,站起身來,迎接這二位。
“是寓直的小友啊,這身青衫,不知是校書,抑或是正字呢?”這二位當先的一位,胖大身材,目光炯炯,聲氣十足,高嶽一瞧,對方身著紫衣佩金魚,便抬手作揖。
而其後的那位更是奇,行走在這大明宮內,卻一身素白羽衣,下著麻鞋,雙眼長單,面容清瘦,就是個終南山的道士模樣,和那豪商蕭乂雖衣飾相同,但蕭乂卻遮掩不住滿身的銅臭氣,這位倒自骨子裡沁著冰心玉潔的氣度。
“集賢院正字,高嶽。”
聽到高嶽自報身份後,那紫衫的大官爽朗地說,“哦,聽說過你,也是平判入等而釋褐的對否?”
“正是!”
接著那紫衫大官便說,那我倆可算是先後輩的關係,接著就自我介紹說,“湖州刺史顏真卿,可不是開元二十四年第一個平選登科的嗎?”
顏,顏真卿!
薛瑤英說得沒錯,這位是唐朝第一個平判入等的,現在可是三朝元老啊!
而顏真卿即刻介紹旁邊的這位羽衣道士說,“這位是李少源,食三品祿的江南西道判官。”
李少源,不正是信奉道學的李泌嗎?
這二位入京來,又來我這集賢院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