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走後只剩葉天自己在大廳之中,心裡盤算著光挖戰壕溝渠肯定是不夠的,還是得再想點別的對策。
不過倉促之間也想不出來什麼好對策,畢竟葉天也就是個普通高中生。
不過高中生在前世的世界雖然普通,不過在古代學過數理化的高中生可就厲害了,不下一會葉天就想到一個好主意“燃燒彈”這玩意是葉天前世上物理課課的時候物理老師講過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利用瓶子裡燃料燃燒所產生的蒸汽裡炸碎瓶子以造成殺傷力。
這玩意對人雖然造成不了什麼致命傷害,但是蒙古士兵多是騎兵,馬可不會像人一樣冷靜,一旦受驚就會發狂似的狂奔。
想到著,便想著等李虎回來後,讓他把剩下的燈油全部倒入一個個小瓷瓶中外面用棉布堵上瓶口作為燃燒彈,雖然不能據守城牆但也不能讓蒙古軍隊輕易地就進入城內,等到時候用這些燃燒彈給蒙古鐵騎好好上一課。
葉天正在思考之際,陳宜中突然又回來了,葉天看到他有點納悶他突然回來幹嘛?
陳宜中突然跪倒語氣頗為激烈的對葉天說道:“官家啊,現在所有女眷和隨行兵勇都已經全部登船了,隨時能拔錨起航前往桂林郡了。”
“但臣還想最後奏請官家請求您和我們一起走吧!老臣願意代替陛下在此守城。官家您乃是竟是萬金之軀。在這守城實在是太過危險了。一旦城池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啊。”
陳宜中越說越激動,頗有點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感覺。
葉天心下想:這陳宜中歷史上雖然是個逃跑丞相,但那也是心中絕望不得已而為之,到了真正緊要關頭還是相當忠心的。
隨即開口:“陳愛卿啊,朕剛已經和太后說過了,朕決心已下愛卿也不必再說了,你只管好好保護太后等女眷安全前往川蜀就是行了,不過你切記達川蜀之後可不要擺你丞相的架子。”
“王立將軍一心為國守護蜀地多年也是我大宋的忠臣,而且你見到他後就和他說陛下有意,在自己營業到達川蜀後大加封賞於他。”
其實如果不是葉天穿越,王立這位堅守川蜀多年的大宋忠臣,也會因為南宋小朝廷的徹底滅亡,而內心絕望投降後自刎殉國。
想想這王立也真是不容易,其前任王堅就是因為趙家皇帝無道任用奸相賈似道,這賈似道假公濟私排擠王堅,最後致使王堅鬱鬱而終。
王立能在如此情況下還幫大宋苦守釣魚城多年,其忠心可見一斑。
陳宜中萬葉天要獎賞王立的說辭後心中暗道,這小皇帝小小的年紀就深知帝王之術,他定是絕對這王家父子在川蜀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其父王堅又是被賈似道弄得鬱鬱而終,怕他有二心,於是就許以高官安撫。以後和這小皇帝相處可一定要更加註意才行。
陳宜中哪裡知道葉天其實根本沒想那麼多。不過自古文人當官都是這樣比較喜歡揣摩皇帝的心思,這也屬平常。
陳宜中見進諫無果又聽完了葉天的吩咐當下也便拜別了葉天,去往碼頭方登船前往川蜀了。
這忙碌了一天此時已是傍晚,這行宮之中除了幾個侍衛再無他人,前幾天侍候自己的四個小宮女也都隨大部隊撤退了。
這不免也讓葉天心裡有點空蕩蕩的感覺,不過想到蒙古大軍明天最晚不過後天就要殺到這兒了。自己也要在穿越後第一次和大宋最大的勁敵蒙古部隊交手,心裡空蕩之餘更多的是即將要面對戰爭的興奮。
但是也不能光興奮,打仗這東西還是要萬萬慎重的,不然一個不小心再讓元軍給抓到元大都去,史上最菜穿越者這個名號自己算是坐定了。
想到這葉天把上午在軍營中時,李虎給自己的雷州城地圖拿了出來,雖說這宋代的地圖都不是特別詳細,不過好在前世高中的時候為了高考能夠加分,自己也努力苦讀過一段時間的地理,現在勉強還能看懂這地圖。
看著看著,葉天發現這城北竟然有好幾個位置距離不太遠的酒莊,但凡酒莊都必然有藏酒的地窖。
等下午去實地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這幾個酒莊的地窖挖通,實在不行還能打個地道戰。
葉天又選定了三個地形複雜的民居,三個地方也正好成品字形配置,這樣三個據點無論哪個據點出現問題另外兩個都可以快速支援。現在全部兵力有4000,葉天打算把所有火槍集中起來弄一個1600的火槍隊自己親自帶領據守一個據點,剩下的人分兩隊路由文天祥、陸秀夫每人分別帶1200人據守其他兩個據點。
葉天想完對策後自我感覺那是相當良好,好像就等蒙古兵過來給他送人頭了,想到這不禁面帶微笑想著自己真是個小機靈鬼。
正想著,陸秀夫匆忙地走進了大廳中。見到葉天自己坐在座位上自己傻樂,當下也有點蒙,也不知道陛下怎麼了又不好打擾。只好咳嗽一聲。這一聲咳嗽給葉天嚇了一個冷顫,回神看到了陸秀夫,一時略微有點尷尬。
不過見陸秀夫神色奇怪也就顧不上尷尬了。趕忙問到:“不知道愛卿神色匆忙有何事稟告。”
陸秀夫拱拱手:“回稟陛下,城外來了一個使者說是蒙古徵南先鋒董文炳的信使,有信呈予陛下。”說著就從袖筒中拿出來了一封信件呈給了葉天。”
葉天拿到信件後後並沒有著急開啟說道:“不急,有勞你去把文丞相叫過來。我們三個一起看看這董炳文是怎麼個意思。”
陸秀夫聽完後就吩咐門外侍衛去城中把正在組織分配物資的文天祥叫了過來,文天祥到後葉天把信件遞給了文天祥並說明了緣由讓其念一下。
文天祥直接開啟信件粗略地看了看,便對葉天說道:“沒什麼可唸的,這董文炳是來寫信勸降的,意思是讓我等投降然後隨他前往元大都。說忽必烈大汗必定不會虧待我們,會給我們榮華富貴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