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色的魔晶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立成心中掙扎了半天,最終還是將它收了回去。
這是一塊火系屬性的晶石,可以用作燃料,能夠發出極高的溫度,足可以煉製鋼鐵。但是,根據岩漿之神贈予的知識,這種成色的魔晶可以作為高階魔法道具的核心,非常珍貴。拿它像煤炭一樣燒掉,即便孫立成非常想得到金屬工具,仍舊捨不得隨意浪費。
“看來,只能先從青銅開始了。”
孫立成不無遺憾的說道。
青銅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最大的特點就是熔點低,而且上好的青銅堅硬程度超過了普通的鐵。銅最大的劣勢是儲藏量沒有鐵多,成本相對來說較高。更堅硬的碳鋼出現以後,青銅器被逐出了主要工具舞臺。
金屬冶煉絕對是一個複雜的工程,起碼會佔用孫立成很多的時間,就需要提前儲存大批的食物。好在孫立成有坑洞這個寶庫。
他在樹林裡找到了不少藤蔓,用斷玉將它們割斷,劈成細絲,搓成了繩子。然後,在瀑布的那個出口旁邊埋下來一根粗壯的樹樁,將繩子捆上並垂到坑洞裡,方便自己進出。
坑洞內,戰鬥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大量動物慘死。雖然大多數被對手吃掉了,但還有很多被隨意扔在了一邊,而這些就是孫立成現成的食物。
坑道內,暗河中的魚很多。這些魚體型碩大,非常肥美。雖然它們很兇猛,但對食物的抵抗力幾乎為零。孫立成經過短暫研究,在岸邊佈置一個小機關,扔一塊猛獸的肉,就捕獲了很多。這種魚通身雪白,吃上一條可以補充不少體力,算是難得的美味。孫立成根據他們身體的顏色,管這種魚叫作雪魚,跟地球上的鱈魚同音不同字。
經過幾天努力,孫立成將大量動物的屍體從洞中弄了出來,還抓了很多的雪魚。
為了儲存這些東西,他特地在一處山坡找了個鬆軟的地方,挖了一個窯洞作為自己的儲藏室,將自己的狩獵成果通通放了進去。
解決了後勤問題,孫立成開始大煉青銅。他列了一個清單,上面一項項寫清楚了自己的行動計劃:第一項,煉製焦炭;第二項,找到銅礦;第三項,建設高爐;第四項,冶煉青銅。
孫立成從電視上看過怎麼燒製木炭。根據記憶,他先用砍山刀從樹林裡伐到不少比較粗壯的枝叉,用斷玉將其製作成木棍,然後規則地堆積成塔狀。做完以後,從小溪邊採一批泥土糊滿柴堆四周,在頂部留一個大出風口,在下邊留一圈小出風口。等泥土幹得差不多了,就從上部點燃整個柴堆。等柴堆裡面的樹杈都被燒得通紅,就將下邊所有的通風口用泥土封住,用一個泥土作成的罩子將上部出風口蓋住。火堆徹底熄滅後,將泥土外殼敲開,木炭就燒好了。
這樣燒製木炭的工藝非常簡單,製成的木炭質量也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不環保。可在大山深處,燒上一些木炭,對大自然的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燒木炭的這段時間裡,孫立成用黏土做了一些罐制銅水的模具,包括刀子、錘子、錐子,甚至還有一把手鋸。
要說這裡的金屬礦藏真是非常豐富。
因為用量很低,孫立成不需要找到很大的礦脈。沒過多長時間,他在一個山腰處發現這裡的土壤中露出一些帶有顏色的石頭。
孫立成將一塊石頭的外殼敲碎,露出裡面的藍綠色結晶,這是孔雀石。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為鹼式碳酸銅,是人類最古老的玉石原料之一。
孫立成知道,有孔雀石的地方周圍一定有銅礦。這裡有孔雀石,那麼就一定有銅。在周圍一陣搜尋,孫立成找到了藍銅礦和一些色彩斑斕的銅礦石。這裡是一處露天礦脈,他撿了很多花花綠綠的礦石。他不由得感覺到有些慶幸,幸虧是露天的銅礦,如果是那種非常深的礦脈,光是挖礦井就需要很長時間。
單純的銅很軟,必須加入錫形成合金才能夠鍛鍊成青銅。錫礦一般存在於花崗岩地區,而石英礦中也很可能有錫。這個山脈有大片的花崗岩,石英也不少,那個坑道里面的一塊地方更是密佈著石英晶體。孫立成知道有些錫礦是和銅礦伴生的,他抱著僥倖的心理仔細搜尋了一下這塊地方。
“真是岩漿之神保佑。”
孫立成舉著一小塊褐色的晶體,在太陽下仔細地觀看。這是一塊錫礦石,顏色褐中帶著些許灰黑,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屬光澤。
岩漿之神給過孫立成警告,讓他遠離這個坑道,裡面太過於危險。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面對無數寶藏,孫立成就把岩漿之神的忠告當成了耳邊風。至少目前來看,風險越大的地方收穫也就越大。如果沒有這個坑道,那麼孫立成挖礦都很難找到工具,而現在他正揮舞著一根野獸的肩胛骨挖掘著。這根骨頭的硬度非常大,前邊也很像鏟子,幾鏟子下去,一塊不小的礦石就被挖了出來。而孫立成身邊,各種礦石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