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轉輪,所以他仍用盤築法做了兩個陶碗,兩個勺子和一個陶盆。為了方便從爐火上端下來,他在陶盆上面捏了兩個把手。
爐火點起來,孫立成用遮蓋物封住煙筒口,增加爐溫,並不斷的往裡新增柴火。燒了大概有半天的時間,孫立成小心的移開煙筒上面的遮蓋物,發現所有的陶坯都已經被燒得通紅。再燒了一會兒,孫立成就不再往裡添柴了,等著爐子的溫度自己降下來。
這次燒製陶器很成功,除了一個陶碗碎掉以外,其他的作品都可以使用,甚至陶盆的表面竟然還有不規則色塊,很像是釉面。
有了陶盆,孫立成就可以燒水了。
“多長時間沒喝過熱水了?”
看到沸騰的熱水,孫立成有些恍惚。
育空型火爐的熱量很足,不一會兒陶盆裡的水就燒開了。孫立成顧不得水燙,用自己做的勺子舀了一勺子水就往嘴裡放。結果,噗的一聲,孫立成被燙得將水噴了出去。後來他學乖了,他對著勺子吹了半天才喝進嘴裡。喝了熱水,孫立成感覺從口腔到胃袋都是熱乎乎的,而且出了一身毛汗,非常的舒服。
孫立成的快樂沒有持續很久,因為他把滾燙的陶盆端了下來直接放在了地上,然後就悲劇了,陶盆炸裂了。
有了這個小插曲,孫立成後面做的陶器都做了墊腳,這樣就不會炸裂了。另外,他將破損的陶器砸碎,摻到黏土中,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陶坯在燒製過程中炸裂,提高燒陶的成功率。
有了陶器,有了鹽,有了火爐,孫立成的生活質量呈直線上升,什麼湯啊,煮肉啊,他甚至找了個石板,在上面放上動物油脂,用兩根樹枝炒起了菜。
作為孫立成主要獵物的大田鼠還是很肥的,脂肪很多,經過水煮以後,陶盆上面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油脂。
孫立成捨不得扔掉這些東西,但如何處理呢?
想了半天,孫立成決定製作肥皂。油脂經過熬製,撈出油渣就成了非常好的肥皂原料。
鹽、鐵和肥皂是穿越者們必備的利器。孫立成看過的小說裡做肥皂的主人公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簡單的皂化反應他還是知道的。本來他以為自己只是懂得一些皮毛,但不知道為什麼,關於肥皂製作的所有資料在記憶中都深刻無比。
“這難道也是穿越的福利?”
孫立成喃喃的自言自語。
在眾多資料裡,跟大工業相關的,孫立成認為都不靠譜兒,三酸兩鹼可是大工業化的產物,不過一些土肥皂配方,他覺得還可以嘗試一下。
為了做肥皂,孫立成單獨燒製了一批陶器,包括陶鍋、陶碗和陶盤,並收集了大量枯草。
育空型火爐燃燒後的草木灰質量很好,大塊焦炭扔出去,剩下的純草木灰加水攪拌後存放起來。
草木灰水需要過濾,孫立成將收集好的枯草紮成了草把,然後鋪在陶鍋的口上當做過濾器嗎,這種過濾器過濾一次就得換一回,非常麻煩,因為沒有布匹,只能將就。
放了一週的草木灰水經過三四次過濾,就變得清澈了。按照記憶中的介紹,這種草木灰水是弱鹼水,不但可以製作肥皂,還可以鞣製皮革。當然,這種鹼水的濃度不高,只能用來做沐浴用的肥皂,沒辦法做洗衣皂,那個強調去汙能力。
有了處理好的油脂和過濾好的草木灰水,下一步就是皂化反應。
孫立成先將油脂放在火上進行加熱,待油脂融化以後,就開始加入草木灰水,並進行充分攪拌。足足幹了三個小時,陶鍋裡面形成了比果凍稀一些的奶油狀溶液。他用棍子挑了挑,發現還是挺黏稠的。
孫立成將陶鍋端下灶臺,將液體倒入準備好的寬口陶盆,然後放到安全的地方進行冷卻。
兩天後,土肥皂已經有一些凝固。孫立成用刀子將這些肥皂切成小塊放在準備好的石板上繼續進行凝固。四天後,他的土肥皂完成了。
他拿著肥皂來到瀑布上游,找到一個水流平靜的小河灣,開始洗澡。
土肥皂雖然黃不拉幾的不好看,但效果不錯,用完以後產生大量小泡泡,用水沖掉後,身上明顯乾淨了許多,而且面板感覺順滑爽利,竟有些像沐浴乳。
洗完了澡的孫立成似乎好看了一點,想一想也是,就算是一頭沒有在泥地裡打過滾的豬,實際上也不算難看。
孫立成不知道,有了土肥皂的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乾淨的地精。即便這樣,這廝還在想,下次再做肥皂的話,是不是放入一些植物精油,據說對面板的保養效果更好。
…………
“有意思。的確挺有意思。”
孫立成腦海中的神祇不由自主地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