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月瀏覽朋友圈時,無意中看到楊纓的帖子和錢小峰的評論,遂截圖發給唐姍姍,不無揶揄地說:“唐校長果然身手不凡啊,嚴重表揚。”
唐姍姍只給江心月回了個笑臉表情。她盯著錢小峰的評論出神。
孩子們獲了獎,應該對學生和老師都給予獎勵,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不能因為佩佩是自己女兒,為了避閒就不推行這個激勵政策,這對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想通這一點兒,唐姍姍便將楊纓叫到自己辦公室。“你提出的獎勵辦法很好,我在學校黨委會上提出來,如果大家沒意見,到時給你們獎勵。”
楊纓沒想到唐老師居然想通了。能想通就好,這對學校和學生都是好事。
臨近歲末年首,大家都為期末考試做準備。這天,初三班主任鄧光明來到唐姍姍辦公室,說縣一中正準備初三“一診”考試,想將自己班學生申請加入縣一中的“一診”考試,一來檢驗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二來摸摸縣一中的教學內容和範圍。
唐姍姍一聽鄧光明這想法,覺得非常不錯。縣一中教育資源深廣,教師教學經驗豐富,能夠早日與他們接軌,必將對振興鄉村教育大有禆益,當即便大加讚賞地肯定了鄧光明的想法。
唐姍姍隨即找出縣一中初三年級組長楊輝的電話,當著鄧光明的面打了過去。
楊輝一聽唐姍姍想法,當即表示,這沒問題,我們縣一中也想挖掘優秀學習苗子。一個鄉中學,能有這種想法和氣魄,當真了不起。當即問了有多少學生,表示每科多印製該數量卷子即可,到時密封好,派人到學校領取,與縣一中同步考試就行了。
沒過兩天,鄧光明拿著一張統計表又來找唐姍姍。
唐姍姍一看鄧光明喜氣的臉色,知道他定有好事跟自己說。果然,鄧光明將一張統計有本次參加縣一中“一診”考試各科成績的表格遞給了她。
唐姍姍仔細一看,竟然有6名學生的成績進入了縣一中前500名。唐姍姍知道,縣一中每年至少有500名初中生升入縣一中高中。照此情況,童心中心校豈不有打破多年無人升入縣重點中學魔咒的可能?
鄧老師喜形於色地看向唐姍姍:“咱們這一班的科任老師真夠拼的,在上新課的同時,順帶將初一初二的基礎撈起來一併補了。他們說,儘快上完初三新課程,再用幾個月時間集中複習初中全課程。”
“這樣好這樣好。我到時聯絡楊輝主任,看他們用的哪裡的複習資料,咱們學校也去買這種複習資料。”唐姍姍興奮地承諾道。
“唐老師,咱們能不能在全校性的大會上表揚一下這幾個孩子?你知道的,這樣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鄧光明說出心中的想法。
唐姍姍瞬間想起自己在縣一中上課時,每年高三學子臨近高考100天時,學校都要舉行一次跨越“成功門”的誓師儀式。童心中心校何不效仿一下?又想起前幾天楊纓提出的建議,何不一起實施?當下便答應鄧光明:“行。下週一升旗時,我們在全校師生大會上表揚。”
唐姍姍當下便安排辦公室著手準備表揚大會相關事宜。
這天,週一。暖洋洋的冬陽舒適地照在大地上。早晨,童心中心校按慣例舉行升旗儀式。唐姍姍在最後一項議程中,喜不自禁地對全校師生宣佈:“下面,我們舉行表彰儀式。”
唐姍姍不僅給獲獎的和成績優異的孩子頒了獎,還給老師也頒了獎。鄧光明領到獎金後,心裡喜悅的浪濤翻滾不止。立即召集科任老師:
元旦節咱們到城裡撮一頓。
楊纓又將領獎的圖片配上“為孩子們高興,為自己高興”的文字,發到微信朋友圈。錢小峰看到楊纓朋友圈,立即跟他私聊:“你比學生還高興?”
“當然。”
“why?”
“能夠將一個頑劣的孩子從懸崖邊拉回來,並找到他的興趣點,從而讓他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比掙十萬八萬還要高興,還有成就。”
“是價值體現?也是意義所在?”錢小峰問。
“可以這麼理解。”楊纓如實回道。
錢小峰認真地思考起楊纓的話來。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難道你打算一輩子待在中心校?”
“目前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如果能夠切實幫助到山裡的孩子們,一輩子待在中心校也沒問題。”
“年紀輕輕的,你怎麼會有這麼佛系的想法?”錢小峰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他覺得年輕人就該到大城市或重要崗位上挑戰自我,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佛系?難道幫助別人不是崇高的優良的傳統嗎?如果大家都拋下農村,到時城市擠爆,農村一片荒涼。”
“可是,農村怎麼待得下去?”
“心中有信念,每天有事做,就能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