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根方尖塔一樣的裝置,是這艘商業飛船最後的寶貴遺產,人們並不想直接放棄。
特別是方尖塔內部,還有機房等配套裝置沒有被摧毀,裡邊肯定有大量的資訊!
“先讓飛船,將這些東西拉出來吧……省的真的被恆星吞掉了。”於易峰下令道。
打定了主意後,軍方開始了大規模的搬運活動。
一些小型的機器人很快被投放到“方尖塔”上邊,靈活地為其繫上奈米繩索,緊接著由十幾艘大馬力的運輸飛船,拽拉著進行牽引。
牽引幾個兩公里長的物件,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技術。
在飛船的引動下,這些方尖塔的橢圓軌道,離心率開始慢慢變小,一連圍繞恆星旋轉了十五週後,終於掙脫了引力。
它們向著外邊的宇宙空間跑去,一去不復返。
“先讓它們飛的遠一點吧,反正這些飛船也沒有曲率引擎,就算被昆頓控制,也跑不掉的。牢牢監控住,看看是否有異常現象!”於易峰又下達了另一個軍事命令。
現在人們擔憂的,依舊是裝置中,可能附著“昆頓”的分裂體……對於這種超級生命,人們只是處於一種半知半解的狀態,再怎麼小心也不過分。
“按照我的想法,我們並不比這個環泰文明更加強大。我們沒有超常規的科技水準,也沒有獨特技術……如果讓超級生命昆頓入侵母艦,可能是同樣的下場……雖然它的大部分本體已經毀滅,但是,尚不知道有沒有增殖的本領。”
安全部長許雲進率先發話,他的臉色並不好看。
很簡單的道理,一個老牌星際文明解決不了的東西,新人類就能夠解決嗎?
大機率……不能!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聰明瞭。
下邊的一群科學家也是愁眉苦臉,他們深深地知道這個道理。無論是經驗,還是技巧,新人類都不怎麼樣,頂多在奈米科學的道路上稍微走得遠了點,也只是稍微而已。
這幾個方尖塔,怎麼證明它是安全的呢?
一位科學家在螢幕上羅列出一個個難點,說道:“除了最外邊的幾個機房,這個裝置大部分是密封的。想進入調查,必須要用微型機器人……我想,昆頓這一次必然不會上當了,不會來修改我們的探測內容。”
“我想,如果昆頓存在,這一次必然不會上當了,不會來胡亂修改我們的探測工具……那麼,是否可以用機器人把它探測出來呢?”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討論了好一陣子,最終認為……還是不可行!
人們在商業飛船中尋找了三年的時間,用了各種辦法,這麼大的本體都沒有找到,更何況現在?
“可以嘗試一下……雖然這一次,搜尋的範圍小了很多,只有兩公里……機器人出來後,依舊要銷燬。”
就在這個時候,於易峰發話,表示反對意見:“如果其存在……必然會保持一直沉默,甚至幾年、幾十年都有可能。如果它變成一塊金屬,或者一塊矽基晶片,我們的機器人怎麼才能調查得清楚呢?大家還是不要報有太大的期望。”
“如果要真正研究、使用它,必須要加派人手,出動真正的科學家,試驗場所最好得在母艦周圍!”
“最關鍵的是,它有寄生能力……要是我們的重量級科學家在研究時,被寄生了……後果有多嚴重,你們也應該知道吧?所以,務必要想一個更好,更嚴謹的辦法。”
是的,這些都是目前最大難點。
會議中的聲音嗡嗡不斷,一個又一個的偵查計劃被提了出來,又被一個個否決。
如果昆頓真的能擬態成死物,想要在一個兩公里大的物件上,發現一塊鵪鶉蛋大的異常金屬,難度無疑登天。
“關鍵是,我們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如果有一點針對性的資訊就好了。”蘭波博士垂頭喪氣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