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其他答案,譬如說科技的進步,根本制度的改變,人類素質的提高等等。”
“但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慾望,慾望推進了文明的進步。
這一點可能更好理解,慾望是生物的本能,是根植於基因最深處的東西。
而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更是擁有無窮無盡的慾望,求知慾、探索欲、想要住更好的房子、穿更好的衣服、享受美食等等。
這些慾望,不斷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使民族的融合,科技的進步。
人類從征服陸地到征服海洋,征服天空,甚而至於要征服外太空,征服宇宙。所以說,慾望是人類發展的動力,這一點也可以理解。”
“截至目前來看,這一點都是對的。但我認為,光靠慾望不可能將人類帶向共產主義。”
“哦?怎麼說?”於易峰正色道。
肖恩教授沉默了一下,解釋道:“地球上有個國家名叫巴西。”
“它的領土面積世界第五,人口2億多,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卻依舊是發展中國家,甚至有經濟倒退的可能,為什麼?”
“如果你去過巴西,就知道上帝對巴西的偏愛,巴西有句俗語,上帝用6天創造了世界,第7天創造了里約。這句話說明了巴西的自然資源是多麼豐厚。
巴西擁有全世界18%的淡水,產出整個世界1/3的氧氣,大量的礦藏資源,更是有數不盡、吃不完的熱帶水果。豐富的資源讓巴西人不需要怎麼勞動,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個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二十多年前就是次發達國家的經濟大國,到了現在還是這幅樣子,沒有什麼進步,甚至有經濟倒退的可能。”
“華夏國,和巴西領土面積相近,自然資源遠遠不如,GDP卻是巴西的五倍。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於易峰心中隱隱有了答案,但還是聽著肖恩教授繼續說下去。
“究其原因,巴西人,沒有生存的壓力,太懶了……再怎麼窮,他們也不會餓死,這也就養成了他們懶散的性格。市場漲價了,他們就富裕,市場跌了,他們就窮,連水果都懶得摘。
當然,政府的組織能力差、行動力差、腐敗,也是原因的一部分。”
“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再富裕的環境,也只能滿足人的部分慾望。懶惰、貪婪、自私反而會在這種環境中滋生。
巴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裡的人們沒有生存的壓力,反而富裕不起來,因為他們太懶了。而在這個時候,慾望已經沒有辦法推動文明前進了。”
於易峰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麼,富裕的環境,更加容易導致文明停止發展?”
“一個人能掌控的財富和他的素質成正比。”肖恩教授一邊沉思,一邊說道,“一個文明的富裕程度和所有人的素質成正比。”
“如果文明的素質不夠高,極度富裕,並不能推動人們走向共產主義,更容易導致文明停滯。為什麼,因為懶啊。懶是根植於人類基因的本能,想要戰勝懶惰並不容易。”
“如果一個人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玩什麼玩什麼,那麼,他為什麼要工作呢?他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他為什麼不吃喝玩樂,享受生活呢?
於是,他就懶下來了,如果整個文明的人都這麼想,那麼整個文明也就如此懶惰下來了。”
“於是,文明將失去進步的動能。”
於易峰心中豁然一動,確實如此啊,如果所有人的十分富裕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工作呢?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共產主義最為困難的問題了。
“肖恩教授,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如果想要超脫這一階段,達到更高的層次,人們的意識形態必須要跟上。每個人都要有理想,有目標,一生追逐一個事業,無怨無悔。”
“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肖恩教授嚴肅地說道。
(這一章看上去有點中二,但卻卡了我很久,也花了我很長的時間,寫出來還是差強人意。我想要說的是,一個星際文明,邁入星空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能源的充足化,極度富裕應該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一個文明還在為衣食住行發愁,憑什麼去邁入星空呢?
第二點,極度富裕後,必須要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問題,文明從根本制度上必然要是先進的,不可能存在內部分裂等問題,制度不完善的文明必然無法邁入星空。
這一條,我會在第三捲上詳細說明,現在先起個頭。今天就此一章,3000多字的章節,因為寫這一章佔用太多時間了,晚上就不更了,很抱歉。
以後我可能會夾雜一些私貨,關於對文明、制度、智慧等方面的思考,也不一定正確,大家可以評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