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體武力強大到,絕大多數手段和辦法都無法形成有效制約的時候,如何重視,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遊輪,航線,上岸的港口,港口所在的城市,包括天氣,沿途能看見什麼,聽到什麼等等,都經過反覆考慮和推演。
而作為當事者,羋廣盛卻根本感受不到這些。
這是強大的控制能力和動員能力,這也是強大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組織度,但元嬰修士根本就沒有相關的概念,或者說,就算有也不屑一顧。
港口很繁忙,港口的人員卻極少。
沉重的集裝箱堆積成的一眼望不到盡頭,巨大的吊車在軌道上靈活的行駛,一個個集裝箱被強大的吸盤抓取,移動幾百米、上千米的距離,穩穩的落在巨大的船舶上。
來來往往,升起落下,眼花繚亂的同時,又給人有條不紊的秩序感。
做到這些的,不是人,而是人制造的各種工程技術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這麼做的用意,是為了向中古世紀的來客展示力量,隱晦的,柔和的。
然而,羋廣盛的表現,卻讓人懷疑,這麼做是不是拋了個媚眼給瞎子看。
大大小小的觀測裝置,沒有收到諸如震驚、觸動、讚歎甚至憤怒之類的情緒反饋,從頭到尾,元嬰修士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不管是光學裝置還是能量探測,呈現出來的都是穩定,宛如一條直線那樣的平穩。
“下馬威”沒有效果,對方的“下馬威”卻在不經意間造成了後方的巨大混亂。
元嬰修士很重,雖然已經封印了絕大部分。
這就造成了,準備的車輛都無法承載!
難以想象,在這麼一具小小的身軀內到底隱藏了什麼,居然讓能夠承重幾十噸的車身凹陷,讓車廂的合金鋼板都像是被大象踩破的木板。
既然他有這麼高的質量,為什麼行走的路面沒事?
他為什麼沒被自身的重量壓倒?
行走也就罷了,他還能隱藏在百米深的海底,還能浮空!
天!
他是仙人,仙人,科學在他身上不適用。
迎接的車隊狼狽而退,老道苦笑搖頭,對羋廣盛突然說了一段沒頭沒腦的話:“真人可知道佛家?”
羋廣盛望著周圍高聳的鋼鐵群山,還有一望無際的船舶停靠在港口,眼神閃了閃,點了點頭。
這個點頭,又蘊含著重大而豐富的訊息。
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紀,佛教才剛剛誕生。
那個時期是絕對不可能沒有傳入中國的。
他這個點頭,是在地球上了解的,還是原來就有認識和接觸?
前者也就罷了,後者的關係那可就大了!
又有很多人因為這不經意的一段話而苦惱不堪。
再看他表現出來的淡薄、疏離和穩定,一時恨不得劈開他的腦袋,將裡面的秘密都掏出來。
老道又講:“佛家說: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心,若心對世間的外觀、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妄想等六塵有貪愛,它就會支配其他五根,如吸盤一樣向外界汲取。這座港口就包裝著各式各樣的六塵,供人們享用。然而,依靠外界和感官說建立起來的快樂和滿足,只能是短暫和低層次的,使人沉迷於水泡間的追逐,而永遠無法滿足。不斷的失去,不斷的愛渴,這種愛渴又不斷的驅使人們不斷的投生到這個世界,遭受無盡的痛苦。如,老、病、死、求不到、與所怨相遇、與所愛離別等等。”
“佛陀成道時發現,只有停止六根的使用,才能不再被動的生死,而真正的快樂與安寧才得以現前……”
羋廣盛嘲諷一笑。
後方的人員頓時一陣歡呼,波動出現了,傾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