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先傳個聖旨,然後咱們再喝酒說話。”
接著衝著外面叫了一聲:“李公公,進來宣旨吧。”
傳旨太監李公公捧著聖旨快步走了進來,恭恭敬敬施禮,接著尖著嗓子對武松說道:“太子少師翰林學士武松接旨。”
跪在屋角的趙明誠再次整個人矇住了,猶如當頭一棒。
什麼?武松不就是個開飯館的嗎?什麼時候成了太子少師翰林學士了?啥時候的事,自己怎麼不知道?
頓時間又覺天旋地轉,太子少師,這可是位列三公三少極品的存在,他爹吏部尚書那也不過是三品官,比人家武松的太子少師那還差一級呢。
自己居然剛才還舔著臉譏諷武松不過是個商人,沒有資格跟他們一起喝酒,真是可笑之極。
連他爹地位都比武松矮了一級,他趙明誠又有什麼資格在武松面前說武松不配?這話應該倒過來是他趙明誠遠遠不夠格跟人家武松喝酒才對。
連他爹跟武松喝酒都得自稱下官,恭恭敬敬叫一聲大人,他趙明誠簡直太目中無人了,難怪太子對他如此無視。
一時間趙明誠又羞又愧又是害怕,得罪了武松這樣的人物,以後自己的仕途只怕一片灰暗了。
武松能跟太子如此交好,將來還有什麼他的好果子吃呢?
武松撓撓頭說道:“殿下,要不我叫人擺一下香案?”
沒等武松說完,趙恆擺了擺手說道:“不用搞那些場面上的事,你就這麼接旨就行了,對皇上的恭敬在心裡,不是在表面上。”
太子都這麼說了一切從簡,武松便趕緊跪地接旨。
李公公展開聖旨抑揚頓挫唸了起來。
這聖旨冊封武松為平南大元帥。統帥十二萬禁軍討伐方臘南國,平定內亂。
接著,太子親自將調兵軍符交給了武松。
隨後,十幾個大將一一上前拜見武松,都是各路兵馬的統兵官,這些有些武松認識,有些第一次見面,不過他們的名字武松全都知道,因為他們都是水滸傳中上了梁山的好漢,是武松親點的戰將。
當時告訴梁師成必須要這些人,因為他們都是水滸傳中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
武松要召集整個一百零八將幹,將來幹一番豐功偉業出來,如今軍隊中所有的水泊梁山武將全都在自己麾下了,這讓他精神一振。
看來自己那些鏡子沒白給,這梁師成辦事還是挺靠譜的。
不過,見到太子,武松有些為難,對太子趙恆說道:“這平南大元帥應該由太子您來擔任,我做副帥才對啊。”
太子擺手:“別管我,我來不是來討伐方臘的,他還不夠格讓我親自掛帥討伐,我就是來瞧個熱鬧,同時看看你的能耐。
父皇說了,你若這一仗打的漂亮,後面會有更重的擔子讓你承擔。”
武松這才鬆了一口氣,如果太子在這兒,對自己的調兵遣將指手畫腳的話,那這仗就不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