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王府!
這場由陳錫年邀請起的英雄會該說的事基本也說完了,訂下的策略也基本已經定下,中途也沒出什麼岔子之類的。
“王爺為何嘆氣?”
群雄中有人察覺到陳錫年面色不是很好,不時地嘆口氣,眉宇間掛著濃濃的愁緒,似乎有著什麼煩心事一般,不由開口問了句。
陳錫年勉強的笑了笑,他搖了搖頭,開口道了句。
“沒什麼。”
在座的江湖人又那個不是人精,在察言觀色這方面自不會差,他們自然能看出陳錫年臉上的勉強。
“王爺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嗎,不妨說出來,大夥給您出出主意!”
燕關山站起身來,抱拳道了句。
“過兩日出關作戰,還要勞煩王爺坐鎮指揮,若是讓王爺因為一些小事廢了心思,導致關外的那群蠻子逃了,那可就大大不好了。”
他那日離開酒館便急急趕路,就是因為收到陳錫年的英雄帖的緣故。
他的這話卻是引得群雄一陣贊同,皆是開口附和了起來。
“燕大俠說的對,王爺若有什麼煩心事,儘管說出來,大夥幫您出主意。”
“王爺就別跟大夥客氣了,有什麼事儘管說。”
演武場中的群雄,七嘴八舌的問詢起了緣由,一副鐵肩擔道義的模樣。
陳錫年苦笑了一聲,他搖了搖頭,“真沒什麼大事,一點小事而已,本王自己便能解決,大夥繼續,該吃吃,該喝喝!”
他的這番回答顯然不能讓演武場上的群雄滿意。
“王爺這是在拿我們當外人啊……”
“就是,王爺若是不把這事說出來,不僅您自個掛在心裡難受,大夥看著也不是個滋味,這酒菜還能有個什麼味道!”
“王爺還是說說吧!”
見群雄這番苦勸,陳錫年不由再次嘆了口氣,他看了眼群雄,臉上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這才緩緩開口說了起來。
“也罷,既然諸位都這麼說了,那本王也就將一樁埋了三十多年的心事給大夥說說。”
他用慚愧的表情,愧疚的語氣,訴說著一樁三十多年的事,一樁發生在隆興二十六年,大年三十夜裡的事。
是的。
他說的便是雨花巷的那場火災,他的說辭與百曉生說得沒什麼區別,將當年的事原原本本的說了個清楚。
“咳咳……本王一生行得正,坐得直,唯有這樁事,即便這麼多年過去了,仍在心裡耿耿於懷,深感愧疚!”
他將這事說完,然後用這樣一句極為愧疚的話語來做總結。
“不過要不了多久,這樁掛在本王心裡三十多年的事應該便能解脫了,應該便能徹底解脫了。”
本因為陳錫年這個故事陷入沉默的群雄聞聽見這話,卻是猛然一驚,很快便反應了過來,詫異地看向了陳錫年。
“王爺這話是何意,您可別想不開啊,大夥還等著在王爺帶領下,將關外的蠻子給掃除乾淨呢!”
“王爺可別做傻事啊,這事和王爺有什麼關係,那火又不是王爺您點的!”
陳錫年擺手回道:“諸位誤會了,本王不是這個意思。”
聞聽見陳錫年如此回答,群雄這才鬆了口氣,但緊接著又有人好奇地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