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古昊軒有些失望的是,聖人書雖然看完了,可他確定沒有立地成聖,這讓他有些困惑。
聖人書乃是啟蒙人們,思想,行為以及品德,可他卻並沒有得到任何啟發,同時也是意識到了,儒聖體系果然不好走,柳卿琴都是用了很多年,才能留亞聖。
他半路出家,滿打滿算才認真學了兩年,就想要有所成就,確實有些急功近利了。
歸根到底,還是自己底蘊不足,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古昊軒決定先沉澱自己,不在著急。
於是,古昊軒離開了自己安逸了兩年的木屋,隨後在距離村莊不遠的地方,蓋了一個簡易的“書院”。
從今天開始,他就要做一個教人的書生,這一刻他要忘記以前,他不再是曾經的天之驕子,妖孽人物,更不是紫霄殿首席,魔門門主,也不是同齡第一。
古昊軒這個“書院”剛剛成立,就來了一些村民圍觀,在這個小村莊內,根本沒有讀書的概念,他們世代務農,不論吃的,用的都是來自於村莊。
因此他們在看到古昊軒建立的“書院”,感覺很是新奇,古昊軒在建立好了“書院”後,就是開始走訪這裡的村民。
這裡一共十戶村民,孩子有六個,其中有兩個已經十歲了,其餘的都是五六歲。
古昊軒想要說服村民們,讓孩子上學,學習知識,知識祖祖輩輩紮根蒂固的思想,讓這些村民根本不想學習,更不想讓孩子們學習。
但古昊軒卻並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就此放棄,雖然村民不讓孩子們學習,但並沒有阻止他開設“書院”。
於是他天天坐在“書院”內,孜孜不倦地讀著一本又一本聖人書,聖人書是天下所有人都要學習的,只有這種太過偏遠的村莊,才沒有接觸到。
但這並不妨礙聖人書啟蒙人們的功效,隨著古昊軒天天朗讀,終於是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於是每次他在朗讀聖人書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停止打鬧,坐在古昊軒身旁靜靜地聽他朗讀聖人書。
慢慢的,孩子們彷彿是養成了習慣,每天早上都會早早地來到“書院”,等著古昊軒。
這一幕讓古昊軒露出了欣慰的目光,隨後藉機給這些孩子傳授聖人書,久而久之,一些成年人也是收到古昊軒的影響,每天沒意思了,或者幹活幹累了,也會來到古昊軒這裡,聽他朗讀聖人書。
轉眼一年過去了,雖然村莊內依舊是那幾個人,可在他的帶動下,幾乎每個人都是瞭解了一些聖人書。
古昊軒為此,還抄寫了一些聖人書,給村民們學習,他們可以沒有文化,也可以沒有修為,但必須要知道聖人書。
他也相信,只要聖人書在,傳承就在,這份傳承雖然不是武學傳承,但卻是人族文明傳承。
傳承……
古昊軒這天正在朗讀聖人書,突然間愣住了一下,腦海中閃過了兩個字,那就是傳承。
瞬間古昊軒想到了很多,於是等到了晚上,他開始重新把柳卿琴給他的聖人書看了一遍。
果不其然,柳卿琴給他的聖人書有三部,第一部是這一屆孔聖的,第二部是上一屆墨聖的,第三部是第二屆儒聖,華聖的聖人書。
這三部聖人書,其中只有孔聖的是完整的其次是墨聖的,至於華聖的,只有一個孤本,也就是當初他從龔晨手裡搶來的那本。
雖然只是三部,但都是明確了自己的思想,孔聖的思想是平等,墨聖的思想是改革,華聖的思想是規矩。
而如今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就是傳承!
這個想法一出,古昊軒就感覺自己身體突然一震,緊接著在遙遠的天際,他感覺哪裡似乎有什麼在召喚自己一樣。
“何為聖,立人,立本,立德,三立成聖!”就在這時,古昊軒的腦海中突然傳出一句話。
緊接著,在古昊軒的腦海中,就是出現了一位騎著青牛的老者西行影像。
“想要成聖,首先要確定自己的位置,並且要有自己的理念,儒聖之路是孤獨的,每位儒聖的路都是不一樣的。”
“前人的東西只是借鑑,不可搬用,只有找到屬於你的路,走下去,才能夠成聖。”一道聲音從老者口中傳出,隨後老者消失不見。
古昊軒思想回到了現實之中,可他的腦海卻始終都是浮現剛才的一幕,並且回想著老者的那句話中的含義。
他雖然不清楚老者是什麼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者必然是一位儒聖,只是不清楚老者究竟是那位儒聖。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