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翊踢了踢腿,答道:“先在城裡逛逛,搞清楚難民都去了哪裡,晚上再夜探縣衙,查查卷宗和文書。”
郝瑟點點頭,她也正有此意。
“這段一鳴和張晴天,越來越有意思了。”郝瑟也踢了踢腿,“讓我嗅到了什麼八卦的氣味。”
景翊白她一眼:“話本子看多了,不過,還真有點那感覺呢。”
說到話本子,他突然又想起那《天京府記事》,臉色微微有些臭,也不知道他讓陳編修執筆撰寫的盜版現在出來了沒。
不行,一定要讓盜版幹掉正版,讓有他參與的劇情深入人心,替換掉那個姓李的傢伙。
想起他給陳編修口述的劇情要點和設定,景翊眼裡又開始暗戳戳的,哎嘛,想起來就興奮啊。不知道等書風靡天辰的時候,姓李的傢伙看到了,會是啥表情。
一定比被他尿了一身還要啞巴虧。
再瞅了瞅旁邊完全矇在鼓裡的郝瑟,景翊抿唇,偷著樂。
嗯,他給狗狗改的女扮男裝設定,不知她知道了,會不會表揚他是個天才。
郝瑟莫名其妙地看著景翊那一會暗戳戳,一會瘋瘋癲癲,一會又騷裡騷氣的眼神兒,翻了個白眼。
她怎麼感覺這個傢伙的腦子裡,又有無數奧特曼在跳脫衣舞了呢。
兩人在城裡晃悠了一天,和街頭巷尾的大媽小媳婦兒打成一片,又去茶館喝了半天茶,最後還跑去城隍廟找那些香客套話。
這城裡定居的老百姓,貌似都知道觀音縣無條件接收商州境內的難民。也說前段時間,一批又一批的難民湧入觀音縣。大部分是從商州府城的府兵護送過來的,極少部分是自己逃荒到此的。
對於難民,縣衙來者不拒,都給予了救濟和安排。
只是,令人失望的是,當郝瑟問那些難民來了後,具體如何安置,現在又去了哪裡。老百姓都是搖搖頭,只說縣衙自己有安排,每來一批難民,第二天都會有專門計程車兵來把難民接到其他地方去。
據說是朝廷考慮到難民就地安置很困難,就把難民分批轉運去其他地方了。
比如送去挖河道啊,修工程啊什麼的。
縣臣大人也說了,這樣不僅解決了難民無家可歸的難處,還給發薪水。等災情過後,工程結束,大家可以直接回家。
郝瑟聽了,覺得這主意表面看,確實不錯。
災荒年前,大量災民都無家可歸,就算沒被餓死,那也在短時間內無法從事生產勞動,對州縣,對朝廷,都是很大的壓力。
這個時期,如果有國家工程僱用災民,互惠互利。既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的成本,減輕國庫的壓力,還可以同時完美解決災民的救濟和安置問題,也避免流民太多,引起社會動盪。
比如她殿下小姨夫就曾經在南風用過這樣的賑災細則,讓那本來需要七八年的天府工程,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完成,拯救了一方百姓的衣食安穩。
郝瑟看向景翊:“雖然這資訊聽起來似乎很不錯,可是,翊殿下,朝廷有什麼大工程在修,你會不知道?”
怎麼可能!
如果事實真是那樣,景翊就不會跑這一趟了。這朝中的事,他了如指掌。
景翊笑得有點涼:“看來本王還是太孤陋寡聞了。”
郝瑟揉了揉眉心,看來,這事兒,越來越複雜了。
“城隍廟那大娘說,每次送災民來和安置災民去外地計程車兵,都不是本縣衙的兵?”景翊皺了眉。
郝瑟點點頭:“沒錯,我怕搞錯了,還特意抓了好幾個人證明了這情況。根據他們描述計程車兵服飾,黑衣黑甲,胸口胸牌寫著商,那應該是商州衛所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