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師,你們以後就叫我老闆。”
“老闆好!”
除了陳建國,所有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叫開了。
平民出身的建國,是無法體會到這些上層社會的後代們的價值體系和集體意識的,對,是集體共性的意識。
從小生活在一個由異族女人和普通研究員組成的家庭裡的建國,只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當然,上層社會里,“高層”二代、富豪二代也不是一路順風,他們做的更多。
但,區別就在於,他們知道什麼是規則。建國卻不是,他不懂,也不願意遵守,這是本性,有壞處,也有好處。
真正的上層社會人,他們會俯身敞視地去看平民。
在他們身上,你很難看到憤怒,因此,他們一般會被冠以通情暢達、友善樂觀的符號,但,事實,是如此嗎?
他們很難感受到你的苦惱。
為了三五碎銀,你不得不摧眉折腰,低頭陪笑,但他們不用。
“王局長啊,這是犬子,希望以後多多栽培!”
“李區長客氣了,我敢保證,只要我在這裡一天,肯定不會虧待您的公子,不敢保證他飛黃騰達,但肯定是人中之龍啊。”
你看,所以,你的問題在他們那裡都不是難題。
他們有人脈,有資源,有渠道;辦事辦的快、辦的好、效率高;升職加薪快,莫名其妙地成了優秀中的優秀者。而像建國這種平民,若不是趁戰爭之便和元宇宙之風,想要進入此等大學,難上加難。更別提以後在現實世界裡謀個一官半職了。
所以,建國在這裡根本體會不到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人對他的冷漠、輕視和諷刺,因為同類相輕,弱者欺負弱者更甚。
建國記得,在小的時候樓上鄰居家的小孩子搶他的玩具,鄰居是研究所所長家的孩子,建國父親說,一個玩具嘛,給他就是了,建國雖小,但也有個體意識。
“不給不給,我就不給!”
“你不給我,我就讓我爸爸把你爸爸開除,我爸爸說,你爸爸就像個書呆子,一點都不懂事!”
他爸爸聽了,非但不生氣,還笑眼相迎。還是讓建國把玩具給他。
“不許給!早玩讓你爸爸給你買去!”
媽媽霸氣回應,拉住建國回家去,重重地關上了家門。
建國的性格和他媽媽一樣,他現在越發覺得,他這種性格,在哪裡都行不通,因此,他表面吊兒郎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本質上仍然不屈服於一切他認為不對的事情。
“老闆好!”
“怎麼不跟別人一起叫,起什麼刺兒。”
“老闆,這樣您不就記住我了麼,給您留個印象。”
“好啊,看你這麼認學,把這些書和論文,都看完了,再來找我。”
說完,這個讓同學們叫他老闆的褚教授從身後拿出四十厘米高的書本丟給陳建國。
“啊,老師你這對我也太好了吧。”
“好學生,就要多關照點兒!”
“可是,可是您也不用給我紙質版的呀,本來就在虛擬空間,這我怎麼翻。手都翻禿嚕皮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