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 單純的人
荔枝角公園離葉衿和沈青青家很近。
小的時候,沈青青上班不在家,趙一儀也年邁貪睡,葉衿便時常自己在此玩耍。公園的花徑、亭樓,他比自家廚房還要熟。
那時候,總有一位阿公,肩扛放映機,來播露天電影。片源五花八門,都是老人家年輕時從九龍、港島乃至內地的不同音像店搜羅來的。
阿公不收分文,放片也全憑自己興致。一播武打港片,亭欄即刻滿座,觀眾自備小板凳,來晚了甚至席地而坐;有時片子冷門,人便疏落,剩下幾個,索性躺平,當是夏日催眠曲。
盡管很多片子都不解其意,但小阿衿總是看得很入迷,認真追溯的話,長大後的他選擇去學戲文,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許就來自於那幾年的薰陶。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十二歲暑假,悶熱無眠,葉衿又跑去公園,坐在鞦韆椅上等了好久好久,阿公才默默揹著裝置出現。
阿衿從鞦韆上跳下來,熟練地幫老人家搭好銀幕,方才詫異發現,今天沒有聲帶。阿公不說話,葉衿也沒問,只是如往常坐定在幕布前,靜靜地看完了一場連字幕都沒有的無聲電影。
那部電影其實不太適合葉衿的年紀,但阿公和躺在旁邊睡覺的路人都不在意這些。
葉衿記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在熒幕上看到舒淇的眼眸和唇色,長鏡頭失焦,隧道好像沒有盡頭,鑽出車頂的漂亮裙子閃閃發光地擁抱著逆風,夜色五彩斑斕,還有北海道的皚皚白雪。
很多年之後,葉衿才因為課程作業需要,重新點開這部電影的有聲版本,並驚訝地發現,那段vicky路過基隆中山路橋的片頭,原來是踏著電子節奏的。而那些鼓點,與十二歲夏天在葉衿耳邊轟鳴的蟬聲,幾乎無縫交融。
長大以後,從家到荔枝角公園的路顯得更短了。但即使葉衿年年都回來,荔枝角公園也近在咫尺,但他幾乎不再涉足此地,甚至於此刻站在這裡時,都覺得幾分陌生,辨不清公園門口從前是不是也有這麼多的樹木。
《千禧曼波》裡那些放煙花一樣的背景音樂,混著蟬鳴,再一次,從往昔和童年向葉衿湧來。
快被淹沒的時候,他聽見遊為主動打破沉默道:“下午好。”
真稀奇,葉衿恍惚。無論是以前,還是更久以前,他都不記得遊為有先聲對自己打過招呼——也可能有,但他記仇,專挑人家沒禮貌的片段進行記憶。
葉衿疲憊的目光透出一絲新奇,半晌才想起答複:“下午好。”
夏日舞會之後,兩人再無聯系,此刻校外港城偶遇,葉衿也完全沒有想到。
遊為瞥了一眼停在路邊的那部低調豪車,沒有拐彎套話葉衿為什麼會路過這裡,而是放緩聲線,直言詢問仍然站在自己面前盯著狗狗發呆的男孩:“發生了什麼事?”
發生了……很多事啊。
葉衿的嘴動了數次,似是不知如何開口,最後才蒼白地輕聲答了句:“房東阿婆去世了。”
遊為聞言沉默,旋即低語:“節哀。”
樹蔭下,那條疑似“傻瓜小狗老年版)”的黑色大狗好像累了,慵懶趴臥,半眯眼,看起來像在打盹。
“葉衿。”遊為打斷了他的凝視。
葉衿回神:“嗯?”
遊為話題突轉:“選修課的成績還沒登記完。”
“……什麼?”
“‘作業期間’還沒結束。”遊為再度提起那個承諾,遞過狗繩,“再幫我牽一天狗。”
太過自然的“請求”,即使是葉衿也會語塞。
他下意識轉頭看向坐在車上看戲的spencer,對方秒懂二少爺的求救訊號,撥了撥領帶便拉門而出。遊為亦抬眼,無波無瀾地望向從右舵駕駛位下車的年輕司機。
<101nove.er不是來“救”葉衿的。
這人趨利避害的本事很強,離了江城便玩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把戲。面對遊為,他也只是眨眼一笑,對葉衿說:“您無需親自與那家人周旋,一切有我料理,您安心歇息,明晚婆婆靈前守夜,體力要緊。”<101nove.er腦筋很活,既然來前葉臻叮囑過“除休息以外,不要讓葉衿離開視線”,此刻他便主動請葉衿“休息”,既不違命,又顯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