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慶縣到京城,六子是豁出去的跑,到了驛館換馬不歇,七天就到了京城。
看到六子這風塵僕僕的樣子,蘇三郎於心不忍:“不需要如此急迫。”
“三爺和二小姐的事情是大事,小的不累。”六子把書信交給蘇三郎,兩腿兒打顫的回去了自己的屋子裡,躺下就睡著了。
燈下,蘇三郎反覆的看林君顏的回信,幾次都連連點頭,此女子蕙質蘭心,到底是娘眼光好,女學這件事交給林家二小姐,絕了!
看過了書信,立刻草擬奏摺,鼓勵生育和女醫館並行,大越國百姓的福祉所在。
皇上御筆一勾,大越國的女醫館和鼓勵生育的各種政策就透過了。
蘇三郎興致勃勃的寫信給林君顏,除了報喜之外,又提到了女子謀生的辦法,詢問林君顏的意見。
林君顏回信則說了女子的艱難,需要有相關的律法進行保護,又建議多多鼓勵女子創業,走出家門。
這些話,對別人說極有可能是對牛彈琴,但對蘇三郎說則沒有這個顧慮,蘇家人對女子的尊敬是蘇老夫人憑一己之力拼出來的,而能借著蘇三郎這個丞相的職位,為天下女子謀福利,林君顏覺得正當時。
連個人六子傳書往來密切,一個憂國憂民,一個鼎力相助,竟不知不覺之間,開始彼此牽掛了起來,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額,還沒有,畢竟書信這種私密的事情,不會給旁人看,兩個人又都是成熟穩重之人,自也不會那這些事情宣之於口。
林君顏看到的是蘇三郎的魄力,女醫館都開到了寶慶縣。
為了配合蘇三郎,林君顏也不斷的在完善女學的學科,幸好在蘇老夫人那邊得到了許多啟發,倒也不至於攻堅克難那般不容易。
轉眼,到了六月,蘇家上下都在為蘭孃的婚事忙著。
為了蘭孃的婚事,喬春花都沒有回去京城,在家裡輔佐二嫂操持,老五和老六媳婦兒都不閒著,連帶著陳瑜設計的嫁妝胭脂水粉都置辦齊備了。
蘇世坤帶著夏筠竹母子三人回來喝喜酒,到了蘇家門口,蘇世坤有些躊躇了,這個家門自己是想進,可又不敢,平常日子到還能不在意,可接到了蘭娘大婚的喜信兒後,他就忍不住把往事都想起來了。
“只要我們擺正了位置,婆母不會難為我們的,夫君不要擔憂。”夏筠竹輕聲說。
蘇世坤苦笑:“怕你受委屈。”
“不會,我們回來是送蘭娘出嫁,過後就回去過日子,婆母可不是尋常人的眼界和心思,放心吧。”夏筠竹笑著說:“再不濟,我們給蘭娘添妝後就走。”夏筠竹輕聲:“都到門口了,不進去可不對。”
當陳瑜看著蘇世坤一家子到了自己面前的時候,笑了:“算著你們快到了,這一路可辛苦?”
“娘。”蘇世坤跪倒給陳瑜磕頭:“兒子給您請安了。”
夏筠竹也跪下請安,讓兩個孩子叫奶奶。
陳瑜拿出來早就準備好的見面禮,讓一家人起來,落座後才說:“筠竹啊,這一對兒小娃娃叫什麼名字啊?”
“奶奶,我叫夏斯同,妹妹叫夏寶珠。”夏斯同立刻說。
陳瑜笑著點了點頭:“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