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讓蘇三郎都頭暈了,激動到手足無措,走過去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摸著這些摞在一起的書,猛然回頭:“娘,我父並沒有這麼多書!”
“是沒讓你看到,你當時太年輕,才是個秀才,學的太多反受其害,如今你以狀元之姿入仕,這些書就該拿出來了,狀元家裡藏書再多也是理所當然的。”陳瑜說這些是臉不紅心不跳。
蘇三郎連連點頭:“娘,說得對,說得對。”
陳瑜知道蘇三郎是個書痴,淡淡的說了句:“回頭宅子建好了會有專門的書房,到時候再看也不遲,你先把製鹽和製糖都看會了吧。”
“是。”蘇三郎知道自己正事要緊。
因為崔良秀的事情,即便是蘇三郎中了狀元也沒慶祝。
倒是蘇義舉請蘇三郎過去了幾次,商量的也都是蘇家家族的大事。
蘇家莊因為蘇三郎中了狀元,水漲船高是必然的,蘇義舉想要的是這個家族真正能越來越強大。
這想法和陳瑜不謀而合。
而蘇家莊的人空前團結,田歸一處,人都聚齊,全部都聽蘇家安排。
許久的準備派上了用場,陳瑜的計劃不變,蘇家的買賣急速擴張是必須的,朝廷的鹽和糖,蘇家不用沾染分毫,也能在大越國迅速崛起,這個信心是太足了。
林君顏的賀禮送到蘇家的時候,陳瑜心裡委實的暖了一暖。
身份越是高,越是希望身邊的人都是知恩圖報的君子,不在於禮物輕重,千里送鵝毛那也是重逾千斤的情意。
為此,陳瑜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林君顏,不是蘇家的回禮拿不出手,是林君顏回到京城的身份委實有些尷尬,陳瑜可不知道林府到底是什麼樣的裡子,所以不能貿貿然行事。
林君顏接到陳瑜的書信,反覆的看了三遍,仔細的把書信放進了保密的匣子裡。
做買賣是好事,可自己現在還不能太過於拋頭露面,蘇家的未來雖說到現在看,還不至於高不可攀,可太子並未登基,林家一族必會保持觀望的態度,自己身為林家女兒,又是和離歸家的身份,苟住了才是正經的,除非機會合適,否則必會按兵不動。
轉眼百日過去了,蘇三郎是認認真真的為崔良秀守孝百日後,才啟程去徽州府的,外人不知道,但蘇家的人心裡都清楚,就崔良秀的所作所為,蘇三郎守的是曾經的崔良秀。
秋收在即,陳瑜再也沒接到蘇謙修的書信,西北戰場到底情況如何尚不可知,這糧食會如何處置?
就在陳瑜惦記著玉米能否交賦稅的時候,朝廷頒發政令:玉米為大越國主糧之一!
這下,舉國歡騰了!
太子的聲望在百姓中,拔地而起!
陳瑜知道,這小子是真不讓自己失望,簡直比自己的期待更厲害一籌!
青依說:餘下兩章我明天寫,讓你們的作者再養一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