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鄭月娥就來找陳瑜了。
果然和陳瑜猜測的一模一樣,鄭月娥派人去了穆家莊查探,不過這種事情一時半會兒也查不明白。
“娘,蘭娘性子內斂,這事兒還不順當,要不要跟大哥說一聲?”鄭月娥問。
陳瑜搖頭:“不說,蘭娘在咱們蘇家,蘇世坤在夏家,少讓他摻和更好。”
蘇世坤這個人,大智慧沒有,小心思還挺多,蘭孃的婚姻大事給他做主,只怕越辦越糟,陳瑜信不過他。
鄭月娥心裡有底了:“有娘這句話在,月娥就不怕了,就算穆臨淮不行,咱們蘭孃的婚事也不會差,要求不高,門當戶對就行,能配得上咱們蘇家門庭,還能配得上咱們家蘭娘,又能讓咱們家人都滿意的人,不會太差。”
“月娥啊,蘭娘開了頭,往下就是孩子們的婚事了,咱們蘇家的孩子不用那麼早就大婚,這事兒你心裡也得有個譜兒,別人都不說,謙修十七了。”陳瑜語重心長的說。
鄭月娥給陳瑜倒茶:“娘,我也想了,謙修離家在外都快五年了,這孩子太沉穩,回來的時候我倒是也旁敲側擊的問過,一點兒苗頭都看不出來,只怕還沒開竅。”
“沒開竅就更不能著急,蘇家孩子們的婚事,高嫁低娶也好,低嫁高娶也好,都要把重點放在人身上,家世背景當然要考慮,可人不行,就少有好日子過,兩個人能攜手一輩子可不容易。”陳瑜說。
鄭月娥笑了:“可說呢,這孩子們大了,就更操心了,幸好他們一個個都乖巧,除了蘭娘和謙修外,都還小,不著急。”
一個家族,特別是蘇家,兒女們的男婚女嫁都會越來越重要。
陳瑜知道,鄭月娥也心裡清楚,畢竟看過了姜家九族的花名冊,當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蘇芸娘可心疼蘭娘,悄默默的給李斯忠寫了一封信,穆臨淮這個人到底如何,穆家到底如何得從另外的門路查一查,畢竟二嫂查的只是穆家莊嘛。
要大婚的蘇福娘沒啥操心事,恰好陳瑜也不讓蘭娘回去梁州府了,所以她帶著蘭娘去書房寫冊子了。
織布、染布和繡坊,蘭娘寫。
訓練穩婆,接生手冊和胭脂水粉這一些,福娘整理。
閒下來,兩個人還能互相聊一聊陳屹川和穆臨淮,都是到了婚嫁的年齡,說起話來更投緣!
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
陳瑜讓蘇蘭娘去請了蘇凌娘過來。
說起來蘇凌娘,打從蘇義舉過世後,這孩子就守著老屋不肯出來,任憑陳瑜登門幾次都沒能說動執意要為祖父守靈的丫頭。
看著日漸消瘦的孩子,陳瑜又驚又喜更心疼,拉著她的手坐在自己身邊。
“二奶奶,我想招贅。”蘇凌娘平靜得很,有著與之年齡不相符的沉穩,看著陳瑜:“雖然爹孃和祖父都不在了,可還有我,我想要招贅個夫君上門,二奶奶開恩讓夫君改姓蘇,入族譜行嗎?”
陳瑜心裡咯噔一下。
這孩子沒有跪下來苦苦哀求,也沒有淚水漣漣的示弱,而是非常平靜也鄭重的在跟自己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