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喝了口茶,沉吟片刻說:“百姓富足是大越國的裡子,兵強馬壯是大越國的鎧甲,居安思危是尋常百姓都奉為治家的金科玉律,何況是一國呢?”
“手裡有劍,殺不殺是自己的心意,大越國手裡的這把劍必須要鋒利才行,唯有如此才能震懾宵小。”陳瑜看著蕭祈玉:“還有個風上明野呢。”
蕭祈玉連連點頭:“奶奶,大哥說家裡書房藏書極多,我想去看看書。”
“好,但該吃飯的時候得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得睡覺,去吧。”陳瑜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等蕭祈玉和蘇謙修去了書房。
陳瑜才仔細的品咂孟久岺新政裡的治軍之策。
不得不說非常合理。
新政的推出不容易,大越國的方方面面都必須儘可能的考慮清楚才行。
顯然孟久岺動手更早。
蘇二郎抱著剛做好的義肢來找陳瑜:“娘,做好了。”
這可是陳瑜盼了好多天的寶貝了!
拿過來仔細的檢查,因為蘇四郎的膝蓋也沒了,所以這種義肢需要最大程度的減少對他身體的傷害,更要穩固。
“把機括開啟。”陳瑜對蘇二郎說完,轉身去自己的櫃子裡把準備好的芯子拿出來。
乍一看上去是軟緞面做的個棉芯兒,實際上裡面放著的是能和蘇四郎的傷腿斷面處絕對吻合的矽膠,減少緩衝傷害又能提高舒適度。
這義肢是帶機括卡簧的,開啟裡面中空位置放進去芯子嚴絲合縫,陳瑜又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才讓汪婆子請蘇四郎過來。
回到家裡後,蘇四郎簡直覺得太幸福了,念歸和念慈眼看著五歲了,正是精力旺盛話還多的時候,整日裡纏著蘇四郎,要聽外面的事情。
蘇四郎每天都給兩個孩子講行軍打仗的事情,喬春花忙著給蘇四郎做換身的衣服,笑眯眯的看著爺仨,心裡從沒有如此踏實過。
她不在乎蘇四郎不良於行,人在就知足,也不在乎蘇四郎解甲歸田成了布衣,一家子都在一起就知足,再說了,如今蘇家的日子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她以前可不敢想有這樣的日子過。
“四爺,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汪婆子在門外,恭敬的說。
蘇四郎應聲:“馬上就來。”
喬春花推來了輪椅,墊好了軟墊,蘇四郎已經到了床邊,見喬春花伸手要抱自己,蘇四郎趕緊說:“不用,我自己就行。”
“我又不是沒力氣,你費那個勁兒做啥?”喬春花可真不是吹的,把蘇四郎抱起來放在椅子上推著往外走,叮囑祝婆子和丫環照看好兩個孩子,臨出門的時候拿了薄被蓋住蘇四郎的腿。
兩口子進了陳瑜的屋,看到床上放著的木頭腿,兩個人都是眼睛一亮。
“過來,穿戴上試試,不舒服就再改一改。”陳瑜笑呵呵的說。
蘇二郎過來抱著四弟,讓他躺在床上,穿戴義肢的時候先檢查了跟腿接觸的地方合不合適,腿上的卡扣都包了棉花和軟布,這樣才不會傷到皮肉,再到腰上的皮帶都繫好了後,扶著蘇四郎坐起來:“站起來試試。”
蘇四郎激動地臉都成了豬肝色,緊張的吞了吞口水,藉著二哥扶著的力道緩緩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