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發兵長夷國,嘉靖帝御駕親征,孟久岺協太子處理朝政。
一道聖旨到樂成府,調糧草往北地。
李斯忠接旨後,開啟衙門糧庫,大批次的玉米連帶著做法往北地源源不斷送去,玉米秸稈押後。
入夜,李斯忠牽著蘇芸孃的手,兩個人相視一笑。
雖說未必能平步青雲,但糧草供給乃是行軍作戰頭等大事,樂成府首功一件!
而玉米的身價暴漲的同時,即將赴任去徽州府的樑子謙徹夜未眠,他一個人坐在書房裡,一盞清茶,沉思良久,猛然驚醒的拍案而起:“好!好一個明珠鄉君!竟盡在掌握之中。”
如果說是對賭,陳瑜是莊家。
既定的走向不變,她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哪怕期間處處都變得不一樣了,那也影響不了最後的結果,比如潘鳳閣的人生,蘇四郎與之平分秋色,最終的徵西大將軍依舊是他,而蘇四郎的名聲終究會隱藏在暗處。
嘉靖帝再次西征,陳瑜提前佈局,李斯忠登天梯因為大量囤積玉米被夯實了,都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陳瑜知道嘉靖帝之所以御駕親征是為了穩固大越國的局面,蕩平長夷國的話,蕭祈玉能有更多時間成長,即便是不能一舉拿下長夷國,那也是煙幕彈,讓外界諸多蠢蠢欲動的人看不透大越國的這位帝王,真硬漢!
大局擺在眼前,蘇家順勢也避其鋒芒,亦農亦商收回外放的力量,為蘇三郎凝出堅實的靠山。
陳瑜甚至有種錯覺,自己像是伺機而動的獵人,而自己是蘇家這些讓她心甘情願護著的、嗷嗷待哺的孩子們。
“老夫人,梁大人求見。”汪婆子進來遞話。
陳瑜沉聲:“快請。”
這邊冷香和尋梅過來為陳瑜更衣。
蘇家花廳裡,樑子謙跟旁邊同來的鄭唯德低聲交談。
陳瑜進門來出聲致歉:“不知梁大人登門,有失遠迎啊。”
樑子謙和鄭唯德抱拳還禮。
“鄉君太忙,梁某應該早一步遞上拜帖才是,這位是青牛縣的縣令鄭唯德鄭大人,梁某要即刻啟程赴任,所以才會如此匆忙登門。”樑子謙說。
陳瑜請二人落座,冷香和尋梅奉茶。
落座後,陳瑜打量了幾眼鄭唯德,三十出頭,清瘦的身量,眸光澄澈一身正氣。
該說不說,孟久岺這盤大棋下的高明,但凡從他手裡出來的人都不簡單,最重要的是沒有渾濁的感覺,一個朝廷能否安民安國,這些地方官員是很重要的一環,知人善用是大本事。
“鄭大人,蘇家的事情想必梁大人已經說過了,往後還請鄭大人多多照拂,蘇家也定會守禮守法的。”陳瑜十分客氣的說。
鄭唯德抱拳:“鄉君乃青牛縣能人,某初來乍到,還請鄉君多多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