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梁憶瑾,陳瑜也來織染坊這邊了。
原本規劃出來一片區域是用來織布的,如今不大的院子裡都支起來了架子,這些架子是用來晾曬,染好的布要在通風的地方迅速幹了才行。
陳瑜最關心的是染料。
古代的染坊用的都是天然染料,諸如紅藍花、蘇枋,薑黃、紫草之類的染料,為了是染出各種各樣的圖案,還需要用到黃蠟,這種方法也叫蠟纈。
“山長,人走了?”林君顏過來,問。
陳瑜點頭:“夠擰的一個人,咱們這些染色用的染料都是怎麼來的是?”
“梅娘每天都會帶著草藥班的姑娘們去山裡,這個季節正好能多儲備一些。”林君顏帶著陳瑜進了儲備是是染料植物的屋子:“就是不好儲存,染布師傅說沒辦法,染坊都是幹半年歇半年的呢。”
陳瑜知道在工藝落後的古代,這種純天然的染料儲存就是大問題,看來自己又要去做功課了!
除了染坊,織布這一塊也都添置了不少織布機,趙梅娘可是真拼了,傳授自己的技藝也一點兒不藏私,粗布、葛布、棉布和麻布,到綾羅綢緞,根據每一個姑娘不同的特長專精一種的培養可以節約很多時間成本。
再就是養蠶這一塊,除了女學姑娘們在養蠶,青牛縣今年養蠶的人也多了起來。
一切都在向好發展,陳瑜便不過多參與,離開女學去女醫館,女醫館裡,產科是單獨分開的,福娘手底下的穩婆都是四個、五個人一組,如今都二十幾個人了。
診科這邊,周玉鳳請來的那些女郎中都兢兢業業不說,還有女學的姑娘們來打下手,井井有條的忙碌。
陳瑜一直都惦記的秦婆子和她的兩個孫女,肖蘭是最先看到陳瑜的,從抓藥的臺子後面出來給陳瑜行禮:“師父,您可算來了。”
陳瑜點了點頭:“去忙,我去後面看看你奶奶。”
肖蘭行禮後回去繼續抓藥,陳瑜沒打擾任別人,去了後院。
後院處處都灑掃的乾淨整潔,熬藥的路子旁邊都放好了長短差不多的木柴,有一些特殊的中藥對燒柴都有要求,所以單獨有一排藥爐子是不混著用的。
秦婆子在擦拭熬藥的罐子,跟前擺著了幾十個罐子,她動作麻利的很。
陳瑜過來坐在秦婆子旁邊,也拿起來一塊布幫著擦。
“可小心著……,恩人!”秦婆子本來還想囑咐幫忙的人小心點兒,不經意的眼角餘光看到是陳瑜,趕緊先把罐子抓穩了,放在一邊後起身,激動的就要跪下。
陳瑜伸手扶住她:“不用如此,看你們在這裡過的挺好,我就放心了。”
秦婆子激動的都不知道這兩隻手放在那裡才好,一迭聲的說:“好,好,三小姐可照顧我們了,燕子跟在三小姐身邊伺候,小蘭在這邊負責抓藥,我們如今都能領到工錢了。”
陳瑜看著這些藥爐子,問:“一般都什麼時候熬藥啊?”
“每天都下半晌才開始的,病人著急就帶回去自己熬,怕自己熬不好的就放在這裡,下半晌都過來幫忙呢。”秦婆子笑著說:“恩人給我們三個活路了,現在手裡還存了點兒錢,回頭就在醫館旁邊置辦個小院子,日子一準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