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開啟了書信。
這是潘鳳閣的家書!
終於啊!這位未來的大將軍有信兒了,再沒訊息的話,自己都快把這個人忘掉了。
看剛勁有力的字跡,陳瑜略有些意外,不過想想潘鳳閣以後的成就,也就釋然了,不會舞文弄墨的將軍是莽夫,帶兵打仗可不是隻有力氣就行的。
看到落馬坡三個字,陳瑜緩緩的放下了信,靖和十二年冬,落馬坡一戰成名的潘鳳閣啊。
落馬坡沒變,但時間對不上了,如今是靖和十三年夏了,極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了改變。
潘玉玲見陳瑜不看書信了,有些著急:“嬸子,是好事,別擔心。”
陳瑜偏頭看潘玉玲,笑了:“好,你這孩子會疼人呢。”
潘玉玲臉紅的低下了頭。
陳瑜把第二張信紙挪到上面來,潘鳳閣讓家裡人到蘇家送信兒,蘇四郎陣前立功,請蘇家人不必掛念,戰事稍緩,就能回來相見。
沒說立多大的功,也不是蘇四郎的意思,從字面上看潘鳳閣和蘇四郎交情不錯,極有可能是私下裡讓家裡人過來遞個話兒,緩和一下蘇四郎和家裡人的氣氛,也可以說是給蘇四郎的娘打個招呼,你兒子改邪歸正了。
陳瑜身為這個娘,心裡平靜的沒起一絲一毫的波瀾。
她以為自己會因為蘇四郎的訊息而心神不寧,或者像之前那般,恨不得直接讓他一死了之呢。
事實上,平靜極了,不悲不喜也不怒。
到底是有底氣了,陳瑜笑著搖了搖頭,自己最初戰戰兢兢的時候,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的時候,徹底過去了!
蘇四郎能學好,是喬春花和孩子的福分。
就算是不學好,蘇四郎也完全沒機會撼動蘇家如今的根基,這才是內心平靜的理由。
潘玉鳳有些懵,畢竟接到大哥的家書,嫂子都哭昏過去三回了,她有點兒不理解陳瑜的面無表情。
“可給咱們老六媳婦兒熱壞了,來來來,二嫂還在綠豆湯裡放糖了呢。”鄭月娥笑眯眯的端著兩碗綠豆湯進來:“娘,你也有一碗,也放糖了。”
陳瑜笑了:“不給我放糖,我就不饒你。”
“不敢,不敢。”鄭月娥笑嘻嘻的把綠豆湯放在桌子上:“快來喝點兒,老六媳婦兒受寵著呢,你五嫂聽說你來了,在給你裝大醬呢,讓我問問家裡有小青菜吧?沒有一起帶回去些,大熱天的小菜蘸醬,那叫個好吃。”
“二嫂,我不拿。”潘玉玲後悔自己沒帶著禮過來,當時只想著快點兒來蘇家送信兒就忘了,不好意思帶東西回去。
鄭月娥笑道:“外道啥?自己家的東西,陪娘聊一會兒,我去幫忙。”
陳瑜非常喜歡鄭月娥,還有一個原因,她從來不想聽這個,聽那個的冒個尖兒出來,少讓自己操心不少呢。
讓潘玉玲過來喝綠豆湯,陳瑜和嚐了嚐,甜滋滋的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