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蓮並沒有提出要讓人學習釀造技術,這可不是李玉蓮沒想到,而是聰明。
當晚,五郎兩口子就過來見陳瑜了。
陳瑜把打算說了一下,蘇五郎高興地直搓手。
“收糧食要儲存,等咱們家蓋好了屋就讓你二哥他們一起過去看看,能把作坊建在那邊的話,買賣好做,家裡人也不會有想法。”陳瑜說。
李秀英知道家裡媳婦兒不是她自己一個,婆母第一個想到就是自己的孃家人,她感念著婆母的這份好。
蘇五郎第二天就過去收糧食了,家裡這邊蓋屋,鄭月娥和崔良秀還去了一趟青牛縣,白柒姑娘的秋裝做好了,還有丫環的一身。
回來的時候妯娌倆喜氣洋洋的,不用說都知道肯定白柒姑娘很滿意。
陳瑜是個很願意放權的人,不會事事都插一腳,她和福娘開始帶人進山了,家裡上樑都是鄭月娥張羅的。
老君山和明珠山都是陳瑜的樂土所在。
一晃就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蘇福娘終於準備充足想要去藥鋪談自己的草藥生意了。
陳瑜惦記趙氏的身體,更惦記蘇蘭娘,不知道這段日子蘇蘭娘是怎麼熬過來的,雖說惦記,但陳瑜可不希望蘇蘭娘全然依附在蘇家身上,她與別人是不同的,自己有主意,有本事太重要了。
任何一種情感,錦上添花才美。
每天都往山上跑,陳瑜的身體越發的輕便了,蘇福娘更不用說,那樣子像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
娘倆只是帶了樣品藥材,走著去青牛縣。
剛到青牛縣的城門口,陳瑜就有些吃驚,來青牛縣的次數可不少了,好像沒見過這麼多人灑掃城門口啊。
走進了縣城裡,陳瑜放慢了腳步,震驚於眼前的景象,目光所及的每一條街,每一個小巷都有許多人拿著掃帚在灑掃,不說一塵不染吧,那也乾淨的有些過份,誰能想到街道上連一根草棍兒,一片樹葉都少見?
“娘,這是在幫著咱們家蘭娘嗎?”蘇福娘頓時興奮起來了:“肯定是的,縣令罰蘭娘灑掃青牛縣,這些人是疼惜咱們家蘭孃的。”
陳瑜同樣意外:“先去藥鋪,回頭再說。”
德安藥鋪裡,寧樹青熱情的把東家叫過來了,看過藥材之後東家十分滿意,別的地方進藥材啥價格,就給了蘇家什麼價格,如此順利,陳瑜和蘇福娘一定要感謝寧樹青,寧樹青搖頭:“蘇家大嫂萬萬不可,你傳授給我的方子救了不少人,這才是功德無量的事情,我不過就是送了個順水人情。”
聽說蘇福娘在學醫術,寧樹青十分開心,話裡話外蘇福娘可以學婦科,這樣可以救活很多孕產婦。
離開德安藥鋪,陳瑜在街上買了點兒糕點往周玉鳳家來。
剛到巷子口,就看到許多年輕姑娘簇擁著周玉鳳和蘇蘭娘走出來。
遠遠地,周玉鳳和蘇蘭娘看到了陳瑜,兩個人快步過來。
“蘇奶奶。”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