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大年初一鬧成這樣像什麼樣子。”大舅姥姥在屋裡終是坐不住了,出了屋平息鬧劇,剜了扶著掃帚喘粗氣的大舅爺爺,“帶著娃娃坐好,該吃飯了。”
鄉下過年有習俗,除夕那夜的年夜飯最是豐盛,按著好幾天的量來做,年初幾日吃得都是除夕夜的剩飯,寓意年年有餘。
這也才是除夕夜後的第一頓剩飯,因此菜品大都完整也豐盛。
父女倆的第一頓除夕因為杜盈秋不在家,心裡又掛著分家的事便簡單對付了,遠不如現在眼前的一大桌子豐富。
“四丫吃魚,這個魚你二舅姥姥做的,多吃魚眼睛亮。”大舅姥姥桌子上拼命地給四丫夾菜,無論葷素在她嘴裡都能有一個好的名頭。
山桃捧著自己快冒尖的碗不敢動彈,乖乖地謝過了再小口小口地扒飯,模樣斯斯文文的。
大舅爺爺和二舅爺爺卻沒怎麼動筷子,只盯著山二郎看。
原本山二郎就因為被抽了半邊屁股只沾了一半的凳子,現在更加坐立不安,“兩位舅舅,事情便是如此,現在侄兒只想求舅舅出面,做個見證把這家分了。”
“這事兒,讓你二舅舅出面。”大舅爺爺對自己的脾性很瞭解,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怕見了杜氏就炸,懶得去受這份氣,“他主意多,這事兒你聽他的準沒錯。既是要分家,就得分得乾淨,該有的不能少,不該有的也被多拿,日後才少事端。”
活了大半輩子,兩個舅爺爺跟豬打得交道最多,雖大字不識一個,但肚子裡全是閱歷和經驗。
一聽他們應了,山二郎的心才算放到了肚子裡,又是一番作揖感謝,才拿了筷子用飯。
在王家休息了一晚,第二日趕早二舅爺爺便隨著山家父女倆趕去了青山村。
進了山家,山大郎聞了訊,忙帶著媳婦兒和三個半大小子出來接人,看著多年不踏入自家的二舅舅,他也有些激動,不停問好拜年。
“好好好,都好著呢。喲,三個柱都長這麼大了?”二舅爺爺對性子穩妥的山大郎這個侄兒很有好感,也不生疏,還抱著顛了一下三柱,給三個柱發了壓歲錢。
難得拿到長輩給的壓歲錢,三柱興沖沖地跟山桃分享這份喜悅,然後發現二舅爺爺給山桃的比他還厚了一半。
剛想著怎麼哄哄三柱,山桃卻沒想到反而三柱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聽娘說,我出生的時候,兩個舅爺爺都給了見生禮,你卻沒有。現在壓歲錢給四丫多些是對的。”
跟著山二郎唸書習字的三柱,在不關乎吃這個問題時,越發明事懂禮,又從自己的壓歲錢裡數出了五文給了山桃,“這是三哥給四丫的壓歲錢。”
“還有我們倆的。”大柱和二柱也來湊趣兒,比三柱給的還多一兩文。
二柱捏了捏山桃的小辮子,笑著道:“都給了,四丫新年定是福氣滿滿。”
抱著自己添了新的小荷包,山桃抿唇一笑,像模像樣地給三個哥哥團手拜年:“謝謝哥哥們,四丫祝哥哥們新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