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空地棚子早已搭好,溫度的問題也容易解決,最難解決的是光照。
一大早司馬紹便蹲在田陌邊發呆。
想在大冬天吃口綠菜真不容易,大棚光照的問題不解決。
這個冬天還是吃不上新鮮綠油油的蔬菜,還是得吃那些有些膩歪的肉,司馬紹深惡痛絕。
司馬紹將準備好的薄布朝著陽光看了一陣。
嗯,透光性很不錯,透過布綢的縫隙,陽光照在掌心裡仍能感受到那種暖暖的溫度,而且密封性也不錯,布綢做得雖然很一般,但針腳密不透風。
不僅如此,重量也不重,掂在手心裡似乎感覺不到什麼重量。
“這個不錯,就定這個了,媳婦兒,以後咱們大冬天有綠菜吃了。”司馬紹喜不自勝。
庾文君指了指那些搭好的棚架子,道:“你的意思不會是用這種布搭在上面吧?”
司馬紹點點頭。
一排排整齊的白色棚子在建康城引起了村民的興趣,八卦的村民一打聽,太子殿下又令人買來些價格一般的薄布,明明那麼多奢華精美的綢布才配得上太子殿下才對。
買回來太子殿下還不用,偏偏要下人們鋪在地裡……
一時間,百姓們瞧司馬紹的眼神又不對了,好奇的每日空閒就會遠遠望著,似張二摸不著頭腦般靜靜打量著這一切。
本來司馬紹被封太子後,百姓們敬畏地與司馬紹和庾文君保持著相對尊敬的距離,後來發現司馬紹仍舊每天揹著手沒事似的滿大街晃悠,仍舊還是一臉憨厚無害的笑容,路見不平、懲惡揚善、政治惡霸,跟以前一樣完全沒改變,也從來沒露出半點趾高氣昂的跋扈樣子,對任何人都和氣友善得很,百姓們這才收起了敬畏心理,但還是保持著基本的敬畏之心。
近日看戲的村民特別多,去了院子後那塊空地發現司馬紹在,先是敬畏地打個招呼,卻不敢從院子中間穿行而過,而是走進院子邊沿的迴廊,小心翼翼繞過司馬紹,走到司馬紹身後側方拔腿便跑,逃命似的鑽進身後茂密的草叢裡、大樹後、石頭後......
百姓們不理解司馬紹要幹什麼,一頭霧水。
庾文君其實也不理解,在她的認知裡,世間萬物的生長靠天時而應季,該是夏天秋天長出來的東西,冬天就絕不可能長出來。
所以最近看熱鬧的百姓多,富家公子哥、王公貴族子弟也多,三五成群的紈絝子弟們一同聚在太子府的後院,倒也奇怪,陣營階級不同,但大家都相處得很和諧,有說有笑的。
“娃他爹,你說太子殿下在幹嘛?我咋看不懂呢?”村民甲好奇。
“不知道哎,但我聽旁邊擺早飯攤的王二說是建什麼大棚。”村民丙悶悶的聲音。
“大棚是什麼?我怎麼聽說殿下是在種菜?”村民乙心疼惋惜。
“說是現在種蔬菜,然後地窖儲存好,準備冬天吃。”
建康城裡住了一年多,司馬紹已漸漸習慣了這些村民的議論和眼神,什麼樣的議論他都能接受,有時候司馬紹乾的事情確實有點驚世駭俗。
至於那種看瘋子似的眼神,可以自動忽略。
眾人皆醉我獨醒,既有顏值又有才華的司馬紹,註定活得與眾不同。
司馬紹決定原諒他們,等冬季種出綠油油的蔬菜後,再端個碗滿大街瞎跑,找人多的地方,當著這幫傢伙的面一口一口把各種蔬菜咬得噶嘣脆響,不賣也不送,就每天當著他們的面使勁吃,啥仇都報了。
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司馬紹耐心地等著大棚裡的蔬菜種子在寒冬凜冽、大雪紛飛的季節裡成熟。
......
月餘以後。
棚子裡,種下去的蔬菜已冒出了新芽兒,棚子裡卻洋溢著令人震驚的一片翠綠。
整個太平村的村民都沒想到,原來搭上這片白色的棚子後竟真能種出綠油油的蔬菜,這是亙古未見的奇觀。
村裡的議論又多了起來,這一次村民們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仍舊是每日串門,只是評價顯然不一樣了,這次大家絕口稱讚,連道司馬家風水好,竟出了如此一位神仙般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