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頂上陳明編劇的位置。
這就是陳明如今的地位。
所以,當李有為說出新劇劇本出自陳明之手的那一刻,很多本來沒興趣的演員都改變了主意。
即便他們沒有看過劇本,但他們還是來到了星宇娛樂。
所有演員都到齊。
剩下的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可以去京都影城請一些群演來出演。
見狀,陳明也不廢話。
他讓總部的同事將《大夏風華》的劇本列印了很多份,分發給在場的所有演員。
說實話,陳明也不知道這些演員夠不夠用,因為劇中出現的角色太多了,他自己都有些數不過來。
碩大的辦公室陷入了安靜中。
所有人都在低頭看著手中的劇本,一言不發。
對他們來說,這一疊劇本更像是短篇故事。
和差不多。
不知過了多久,這些人才緩緩合上劇本,眼神中滿是驚訝之色。
這部電視劇的開頭和結尾讓所有人感到熟悉。
開頭便是溫太保年輕時奪帝位的場景,史書上沒有詳細描寫這一段歷史,畢竟殺胞弟,登帝位的名聲不太好。
溫太保估計不想讓後世人知道太詳細的經過,所以史書中這一段劇情的記載並不多。
但在陳明的筆下,一幅浩瀚的歷史篇章緩緩展開。
第一集:《奉天靖難》。
太詳細了!
陳明在第一集的劇本中,詳細講述了溫太保年輕時爭奪皇位的全過程,讓人覺得這就是真實的歷史一樣。
當然,第一集的劇情雖然詳細,但大體還在華國人的認知中。
包括最後的結尾,溫子棣老死,朱氏皇后病死,都和史書中記載的一模一樣。
但問題是,中間的劇情讓人大為震驚。
大夏朝以武為尊,幾乎人人都崇尚習武。
這也是為什麼大夏朝滅亡之後,後面的朝代普遍都重文輕武的原因。
因為他們覺得尚武就會引發皇庭內鬥,不利於皇族團結。
況且,華國又沒有外邦入侵,學那麼多武幹什麼。
不如多學學文,閒來吟詩一首既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彰顯文人雅興。
可以說,大夏朝是華國曆史中最尚武的朝代。
但大夏朝為什麼尚武,並沒有記載。
陳明給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大夏朝存在外族,並且這個外族並不弱小,一度威脅到了大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