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首歌的副歌部分就是對她內心最炙熱情感的直接表達,也算是圓了她一個小小的願望。
說實話,陳明一開始的打算是《泡沫》。
但《泡沫》這首歌太悲了。
許初靜的嗓音條件沒有問題,但感情共鳴上明顯不太符合。
有時候,真的不是人選歌。
而是歌在選人。
會唱歌的藝人太多了,整個娛樂圈的藝人都是屬於會唱歌的牛人。
但能把一首歌唱出獨特味道的藝人,少之又少。
並不是他們嗓音條件有差距,而是能不能抓住歌曲中的精髓和感情。
這就是歌在選人的最好表現。
陳明腦子裡裝的很多歌。
但他不是全能的,有些歌對他來說,也不是很適合,只能拿出來讓其他人來唱。
這首《光年之外》就是如此。
敲定了新歌,陳明在紙上快速的勾勒了起來。
鄧紫棋的歌很有辨識度。
陳明回憶起來幾乎不需要費太多的力氣。
&nv。
作為太空科技電影的中文主題曲,它本身其實沒有mv。
只是後來的鄧紫棋為了配合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公映,才簡單拍了一個mv。
&nv,其實更像是電影片段的剪輯。
&nv中,超過兩分鐘都是電影的剪輯片段。
陳明不打算拍這部科幻電影。
&nv不太容易拍。
&nv了,直接讓許初靜新歌單曲發售就行。
未過不久,陳明把許初靜叫到了辦公室。
新歌的曲子和歌詞都填充完畢,許初靜只需要這段時間勤加練習,在正式錄歌之前把這首歌完全熟悉就行。
拿著新歌,許初靜興高采烈的離開了。
沒有一名藝人能抵得住陳明新歌的誘惑,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人前出名的大好機會。
真好!
又解決了一件事情。
許初靜臨走之前,陳明特意叮囑了一番,如果他在拍戲沒時間監製新歌的錄製,那許初靜就別等他了。
覺得自己狀態好,那就可以進行正式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