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記裡記載:7月21日,進入海底墓穴。
人員編制:吳三省一人。
任務:清理耳室和甬道。
不僅如此,吳三省還從耳室中順出來一個嬰兒棺。
何為嬰兒棺?
這個說法其實是土夫子的叫法。
用考古專業人士的叫法,陪葬耳室,與主墓室相鄰,關係上和墓主人有親密聯絡,這種棺名為親人棺。
嬰兒棺是一個高階稱呼。
起碼,在古代這個稱呼不低階。
像是殉葬坑裡面的嬰兒,基本不會有棺槨,就算是有,也不能稱之為嬰兒棺,只能稱呼為殉葬棺。
當然,嬰兒棺是一個統稱。
具體的名稱各有不同,一般給嬰兒棺起具體的名字,是根據棺槨的外觀造型,歷史背景,已經和墓主人的關係如何來命名的。
吳三省從耳室裡順出來的嬰兒棺,全稱名為:金絲木雙鳥雕子棺。
這麼一聽,棺槨的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對盜墓的來說,給倒鬥出手的傢伙起一個文藝一點的名字,能賣一個更高的價錢。
看完日記,吳邪一下子反應過來了。
他這個三叔沒有說實話。
想想也對!
吳三省年輕時候就是九門中下墓摸金的好手了,遇到一個罕見的海底墓,他不可能忍住!
更何況,如果和其他人一起下墓,他就不方便往外順東西了。
並不是人人都是吳邪!
並不是人人都想把文物上交國家!
顯然,吳三省和吳邪的想法完全相反。
年輕時候的吳三省想的是:老子要從墓裡順點東西出來,不然渾身難受。
可能,這就是上過大學和沒上過大學的區別。
吳邪是盜墓世家中高階知識分子,屬於很少見的讀完大學的人;但吳三省十幾歲就開始當土夫子,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小混混。
如此一來,兩人的思想觀念肯定有很大的差別。
吳邪把日記收好。
這是他登上鬼船之後,最大的收穫。
就在此時,吳邪等人遇到了吳三省年輕時候遇到的怪物,海猴子。
在吳三省的回憶中,當初就是海猴子把他們逼近了墓穴中。
這種怪物力氣巨大,長相奇醜無比,面部長滿了鱗片,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很怕強光。
當初,吳三省就是用探照燈把海猴子嚇走的。
鬼船上危險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