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啊,警方就是這種態度?!人家好心好意過來配合調查,太讓人心寒了吧。”
“確實有點過了,現在都沒有證據,怎麼能用對待嫌疑人的態度對待兩個年輕人呢!”
“這以後誰還敢報警,配合警察啊!”
“藥檢,啥也不說,先藥檢!”
“都閃開,我是藥檢科的!”
“《心理罪》裡的刑志森多好,人家也是局長,但從來不會這麼對待知情人。”
........
本來,觀眾對杜局這個角色不反感。
但現在,絕大多數觀眾都覺得杜局這個角色有些擔不起局長這個職位。
說實話,飾演杜局的這位老戲骨的演技很可以,演出了局長的氣質。
但無奈,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好感度下降,導致對這個演員的印象也跟著下降了一些。
按照原劇發展下去,
杜局最後肯定是吐槽最多的點。
所以,
陳明在儘可能不調整劇情的基礎上,修改了杜局的臺詞。
第三集最後。
杜局拿到了公交車上的殘留物報告,顯示車上確實有炸彈。
一下子,
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是公交車和油罐車相撞,導致的爆炸,那事件大機率會歸類到意外爆炸。
可炸彈的存在,讓整件事都變得惡劣的起來。
換句話說,
即便公交車避開了油罐車,但它最後還是會爆炸。
這是一場人為性質的犯罪事件。
甚至,
可能是一場恐怖襲擊。
觀眾們看的心裡著急擔心,本來肖鶴雲和李詩情就被審問的頭大,現在報告一出來,兩人的嫌疑更大了。
果然!
肖鶴雲和李詩情被列為的重大嫌疑人,轉入了拘留程式。
這一幕,
看的觀眾有又生氣又無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