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奈的是,
陳明的曲庫中沒有一首好聽的數來寶歌曲,甚至,他的曲庫中連數來寶的歌曲都少得可憐。
思索之後,
陳明放棄了這種說唱方式,選擇了現代和古典結合的《夜的第七章》。
萬萬沒想到,
周亦可居然想到了這種傳統的說唱方式,並且還用這種方式創作了一首歌。
這一刻,陳明對周亦可佩服的不行。
這真的是周亦可獨特的天賦,陳明也學不來。
古箏聲之後,周亦可清脆的聲音跟著簡單的節奏說唱著。
旋律很簡單!
沒有大家熟悉的說唱激情和動感的踩點。
但不知為何,這種說唱方式卻讓人很上頭。
上頭就對了!
數來寶早些年是民間口技的一種,一般來說,數來寶沒有特定的歌詞,絕大多數歌詞都是張口就來。
甚至,一些歌詞連腦子都不過就會說出來,唱的都是生活中的瑣事和零碎。
數來寶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朗朗上口,不需要死記。
顯然,周亦可抓住了精髓。
他每唱一句,現場的觀眾的腦海中都會留下印象,就像是刻入dna裡面一樣,聽一遍就記住了。
現場觀眾小聲議論了起來。
“節拍很簡單,也沒有太動感的旋律,可我為啥覺得很好聽呢!”
“上頭了,我腳下開始踩縫紉機了!”
“這麼簡單幹淨的說唱,還是第一次聽。”
“偶爾聽一聽還好,聽多幾遍就膩了。”
也有人覺得這種說唱太簡單了,沒意思。
這是實話!
數來寶之所以落寞,其實有一部分這個原因在裡面,節奏旋律單一,聽多了會覺得索然無味。
這是數來寶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
嚴格來說,
數來寶的手上功夫不難學,難的是學嘴皮上的功夫。
一張嘴,說遍天下,唱遍天下,大大小小的茶資趣事都在簡單的旋律中娓娓道來,這個過程讓人輕鬆自在。
數來寶的魅力不在節奏上,而是在張口就來的歌詞上。
這一點,觀眾們作為聆聽者,自然感受最深。
就在此時,
蕭萱也輕聲道:“這種說唱很新穎,但太單一了,聽不了幾遍就會厭。”肖繁認同的說道:“我對這種單一的說唱有印象,但想不起是什麼,不過在當代應該是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