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聽《會飛的野馬》,觀眾的心裡都是一種詭異的驚悚感。
可能會想,
這麼滲人的歌,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
但現在,
觀眾一邊收看大結局,一邊聽著這首歌,心裡居然莫名的放鬆了下來。
方木一路走來的經歷,反而讓人覺得有一種發自心底的解脫感。
起碼,
結局最後,方木確實走向了光明。
電視劇雖然大結局了,但觀眾們的心情七上八下,顯得很不是滋味。
他們在方木身上看到的不是一名天才的光環加身,而是一名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在經歷了這麼沉痛的打擊之後,還能站起來的堅強。
看完結局,
觀眾們也跟著解脫了。
劇情多次反轉,但結局是好的。
光是這一點,
觀眾們都願意給這部電視劇打一個高分。
並且,
單獨給方木這個角色打賞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在大結局的時候,打賞角色金額更是超過了百萬。
一時間,
東洲的人都開始搜尋關於陳明的訊息。
當然,
陳明是中洲人,在中洲和東洲沒有消除壁壘之前,東洲這邊人想要了解更多陳明的資訊,需要翻牆。
作為科技如此發達的東洲,翻牆輕輕鬆鬆。
很快,
就有人搜到了陳明的具體資料,甚至把陳明之前拍攝的各種作品都搜尋了出來。
一番細細瞭解之後,東洲的人發現陳明拍戲從來不走尋常路。
無論是最初的《調音師》,還是後來的《老九門》、《誤殺》都和一般的影視作品大為不同。
甚至,
陳明在走一條所有人都沒有走過的影視創新之路。
一瞬間,
東洲人民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來。
說實話,
東洲這邊的影視業雖然發達,但絕大部分的經費都用在了特效上,這些編劇在劇情方面沒有下多少心思。
其他四個大洲的人喜歡看東洲的影視作品,更是把東洲譽為影視業之鄉。
但事實上,
東洲人們自己早就看膩了本地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