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評審點評了一番,將話語權交給了領導席。
馮一平
沒有發言。
其中一位電視臺領導微笑開口:“杜可可選手,我是國家電視臺中央六頻的新聞辦公主任,王衛國。”
杜可可再次鞠躬:“王主任好。”
王衛國點了點頭,凝聲問道:“你選這首歌很不錯,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漸漸拉大。”
“這個問題我也有觀察到,希望這首歌之後,我們更多的人能關注農村、農民的發展。”
話音剛落,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有句老話說得好,所有人的根都在農村!
即便你的父輩不是農村人,但你祖上往上數三輩,絕對是農村人。
這首歌算是唱到了所有人的心裡。
網上。
不少網友也開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在農村的生活。
“小時候是真的苦,連大米都吃不上。”
“知足吧,我天天喝玉米糊,能吃飽就行。”
“好多年沒回村子了,也不知道老家怎麼樣了?”
..........
五名評審商量之後,給出了90.45分。
領導看重的是歌曲的意義。
但評審考慮的方面要更多一點。
比如歌曲的詞曲,演唱人的專業唱功,是否切合主題,方方面面綜合起來,杜可可這個分數其實已經很高了。
杜可可再鞠一躬,轉身下臺。
童然朝杜可可豎了一個大拇指,而杜可可則是調皮的吐了吐舌頭。
隨著上臺次數的增多,所有選手的心理素質都在提高。
登臺緊張的情況也越來越少。
陳明仔細看了一圈觀眾席,沒有找到蘇柔、蘇文和蘇川雄的身影,頓時有些遺憾。
不過想想也是!
全場只有一千個座位,估計票極難搶。
甚至說不定大多數票都是內定好的!
這麼一想,蘇家三人來不了現場也可以理解。
接下來,又有兩位選手上臺表演。
第二位演唱的是關於環境保護的公益歌,名為《讓明天更美好》。
不過這首歌不太適合一個人唱。
因為它是一首合唱曲目。
當初為了唱好這首歌,華國官娛邀請了三十位當時頂級的音樂藝人演唱這首歌,呼籲人們愛護環境。
歌詞之間的轉音、配合都需要多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