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婈仙子聽她語含玄機,不敢擅做主張,急忙直起身子,對無二牛道:“二牛,以後他就是你的小師弟,一定要幫我好好的照顧他。如果有人欺負他,你就告訴你師傅。倘若他有個三長兩短,我誰都不會放過!”
無二牛見這狐妖說話十分霸氣,眼中流露出駭然之意,鼓動了幾下腮幫,挺著胸脯保證道:“放心吧大仙,我保證好好的待他,我要是不好好待他,我就是一個小狗兒,汪汪的!”說完,彎下腰來,雙手拄地,竟然學起了狗叫。
雲婈仙子見他憨憨傻傻,多說也是徒勞,轉頭看了一眼楊小玄,帶著滿腹的牽掛,回九天去了。
雲婈仙子走後不久,清虛道長急匆匆地回來了。疾如風攔住師傅搶先告狀,清虛道長也不理他,撥了一下他的肩頭,徑直走進臥室。
“哐嗆”一聲,石門關閉,疾如風聳了一下肩頭,在門外呆立了片刻,知趣的離開了這裡。
清虛道長几步就來到了床前,掀開被子,見楊小玄面色紅潤,胸脯起伏,心下稍安。
他在火爐上暖了暖雙手,開始在楊小玄的胸口上推揉,為他打通了經脈。又將一副湯劑給他灌下,大約過了盞茶的工夫,楊小玄終於甦醒了過來。
昏沉沉,晃悠悠,恍惚看到一個道人,但不知身在何處?更不知此前發生過什麼?
他剛想起身,只見那道士對天打了一個稽首道:“無量壽天尊!孩子,你果真醒過來了!”
楊小玄定了定心神,仔細望去,見這道士鶴髮童顏,白鬚銀眉,骨骼清奇,如見仙人一般,尋思著:“我是不是死後昇天啦?要不怎麼會看到仙人?”
過了良久,楊小玄這才少氣無力地問道:“我這是在天堂嗎?”
清虛道長笑道:“非也,非也!此山叫雲璐山,此觀叫玄雲觀。貧道法號清虛,人們都叫我清虛道長。今天你被凍僵在山下,有人把你送到了這裡。孩子,不必多想了,如若不嫌,以後就把玄雲觀當做自己的家吧!”
楊小玄自幼流浪,三頓溫飽已成奢望。眼下更是走到了絕境,正不知日後會流浪到何方?沒想到清虛道長竟要收留自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愣怔了半晌,突然熱淚盈眶,強忍著疼痛,起身跪倒在床上,激動地說道:“救命之恩無法回報,又得道長仗義收留,此恩此德沒齒難忘!請受弟子一拜!”說完給清虛子連磕數頭。
清虛道長笑道:“貧道無德無能,只會採藥種田,若拜貧道為師,豈不是誤了你的前程?”
楊小玄搖頭道:“命是人的根本,倘若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化為烏有。我要向師傅學習生存之道。”
清虛道長笑著問道:“你的似海深仇何時能報啊?”
楊小玄臉色一紅,羞澀地笑道:“此前我天真任性,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這次劫難給我的教訓很深。我連路上的風險都戰勝不了,何談報仇雪恨?聖人有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還是向師傅多學本領,等自己真正強大了,在想報仇之事。”
清虛真人驚訝不已,一個小小的流浪兒,怎麼說出這等有學問的話來?便問道:“孩子,我看你出口不凡,可否經過師教?”
楊小玄搖頭道:“沒有。母親從小讀過幾年私塾,是她教過幾句書,沙上學過幾個字而已。”
清虛道長讚歎不已。讚歎的同時,更添幾分喜愛。用手撫摸了他幾下子腦袋,果決地說道:“你這個徒弟我收定了!”
清虛道長並非簡單人物,他原來是盤古大神第三十二代子孫,名叫盤陀。因神力驚人,在巫族中官拜大將軍,巫妖戰爭爆發,他誤斷了西北方的一根擎天柱,引起西北洪水之災。後來被女媧娘娘廢棄了仙術,流放在雲璐山。
臨行前,女媧娘娘交給他兩顆葫蘆種子,對他道:“當年,貧道補天之時,無意間把一塊石頭劈落,如今已經化石成妖,有可能會給天地兩界帶來一場劫難。為了化解這場天劫,九天玄女化血培胎,將一個男嬰投胎在天石峰下。
“十年過後,必有一個男孩落難在此,你要將他哺育成人,並讓他種出一株葫蘆秧來。待瓜熟蒂落之時,就送他去玉泉山學藝。待他建功立業之時,也就是你功德圓滿之日。”
清虛道長收起兩顆葫蘆種子,行禮道:“貧道一定不負使命!”
就這樣,盤陀化身為道士,開始在雪洞裡修真。一天他閒來無事,到山上游逛,發現雲璐山上草深林密,氣候十分溼潤,山上生長著許多珍貴藥材。
一則是為了贖罪;二則爭取功德早日圓滿。覺得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多為人間做點善事。於是他就買了許多醫書,苦心專研藥學,開始懸壺濟世,救苦救難。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也不見有什麼落難的孩子,他心裡十分的焦急。一次下山行醫回來,聽到樹林裡有嬰兒的啼哭聲。循聲走了過去,見樹林裡有四具屍體,兩男兩女,身旁還有兩個男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