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玻璃作坊賺錢,玲瓏修練內功
給住持師伯出了主意,往回走的時候明心心思也活動了起來:“嗯,我也應該弄他一個作坊。”
所謂錢到用時方恨少,現在有了小玲瓏,請女夫子,請廚子,請村裡人幫工,又經常買各種價格昂貴的食材,他有點擔心那點錢能支撐多長時間了。
而要想賺錢,對於明心來說自然是開作坊,做這個時代稀缺珍貴的甚至是沒有的,就像白糖工房肥皂工房一樣,這樣賺錢才快!
那什麼東西緊俏呢?明心很快就想到了玻璃,於是,決定弄一個玻璃作坊。
回到家裡,明心讓人買來油脂和鹼,親自試製出了肥皂,然後將方子告訴了無色師叔,這事就算結束。
接下來,明心就在村子周圍逛了一圈,選了一個距離村子較遠的地方作為玻璃作坊的地址,買下來之後開始請人修路。玻璃作坊需要運材料進來,還有煤,直接買焦炭不合算,明心打算自己建制焦炭的爐子。
瀝瀝拉拉半個月才將路修好,然後平整地基、引山泉、砌圍牆、搭棚子、建房子,兩個月才弄好。
基礎設施弄好之後,請了一個建爐子有經驗的師傅,明心也上場,商量著建爐子。
建了拆拆了建,反覆四五次才達到明心的要求。
寺院的精鹽工房改成肥皂工房,肥皂銷路大開了,明心的工房才開始試製玻璃。
第一爐製作出來的跟之前建爐子時明心試驗的一樣,都呈綠色。但明心也沒辦法,想要制無色玻璃,他現在還沒這能耐!
當然,也用不著制無色玻璃,綠色的玻璃也挺貴。玻璃在大明被稱為水玉、水精,認為是西方國家出的寶貝,甚至以前被認為是出自山中石窟裡,是冰經過千年所化而成!
因此玻璃可以做成鏡子,也可以直接做成飾品。
第一批鏡子做好之後,明心除了留一面給小玲瓏,其他的都送給寺裡的長輩。
住持拿著鏡子照了照,讚道:“很好,看得很清楚!有了這玻璃鏡,銅鏡就該淘汰了。”
“還早得很!”明心笑道,“我那作坊就算晝夜不停工,一年也生產不了多少。就算像精鹽方子白糖方子一樣洩漏了,也產量也不大。再說,現在還做不出無色的,還是差了不少。”
“等到以後製出無色玻璃,其他地方的琉璃工房也弄到了方子,產量大增,那時候才能淘汰銅鏡!”明心接著笑道。
說起來,玻璃製品在大明現在已經很多了,但是,因為審美觀的問題,大傢伙往裡面加入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把玻璃弄成了半透明甚至不透明的琉璃。正因如此,明心才對自己的玻璃鏡子有信心。
事實也是如此,玻璃鏡照出來的人影雖說顯綠,看著有些怪異,但是畢竟比銅鏡清晰多了!
玻璃鏡一上市,不但短時間售空,而且還接下了幾個大訂單。不出意外,今後明心工房的玻璃鏡子就由這幾家分銷了。
一個月後,明心盤點了賬目,不由感嘆道:“這哪裡是燒玻璃,簡直是煉銀子啊!”
一個小小的玻璃鏡子作坊,一個月居然賺了三千多兩,不是煉銀子又是什麼!
“那些什麼幫什麼派的,混江湖或者做地頭蛇,幾乎都是為了賺銀子,但一輩子能賺上幾萬兩的,只是極少數。”明心咧著嘴自言自語道,“而我僅僅弄一個作坊,一年就比他們混一輩子賺得多!”
當然,也有人混江湖真是為了行俠仗義,有的人只是為了修練成絕頂高手,不過這樣的人畢竟不多。
明心每天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修練不輟,也指導小玲瓏修練,等小玲瓏上完課,又帶著她玩,或者講講故事,小日子過得極為愜意。
這天,趁著小玲瓏上課,明心打算畫幾個衣服樣子找人做。
以前是穿僧衣,還俗之後也無所謂長衫方不方便,但這次回來住了一段時間,明心就感覺穿長衫很不方便。寬袍大袖有寬袍大袖的美,短衫有短衫的鬆快,所以他打算做幾身短衫平常的時候穿。
要不是時代不同,明心都想弄出短袖和沙灘褲來。當然,對於明心來說短袖沙灘褲可有可無,他內功日深,只要不在太陽底下暴曬,熱天的溫度還不至於讓他忍受不住。
雖說穿短衫的都是窮人,但明心的樣式跟他們的又不同,尤其是布料和做工。
小玲瓏見明心穿,也要了一套小花衣,玩耍的時候蹦得更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