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難見明心張口抵奈,急忙提醒他:“明心!”
“佈施更多人?”住持看向無難眨了眨眼,視線又落到明心身上,說道,“那你們這段時間賺了一千七百多兩銀子,佈施了多少?我看就是為了賺錢,如果這都不算賺錢,那怎樣才算賺錢?”
“真不是為了賺錢。”明心說道,“賣了這麼多銀子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不收吧?”
“那你們可以將價定得低點嘛!”住持說道,“這樣一來就有更多人能吃得起白糖了。”
“呃……住持,你這個說法不對。”明心弱弱地說道。
住持問道:“哪裡不對?”
“每種東西的貴賤是有其原因的。”明心說道,“白糖價貴,是因為製作難、產量少。我們用的是新的製作方法,因為製作容易,我們已經主動降價了。但是,卻不能再降低!如果再降低就會影響其他製作白糖的工房了,他們用的是老方法,賺不到錢就得倒閉,這樣市面上的白糖數量就會減少,價反而會更高。”
“唔~,有道理。”住持說道,“不過,這麼多銀錢在你們手裡沒有好處,反而會影響你們的修行。如果把銀錢給寺裡,由寺院出面佈施救濟災民更好。”
“住持是想要工房?”明心看向住持,用可憐兮兮的語氣說道,“那能不能給我們留一點,我們不要多,只要三份一,我們自己佈施,那就是自己的功德了。這三份一,我可以用新方子來換,制精鹽的新方子!”
精鹽主要是井鹽,產量不大,寺裡也有一半時間吃粗鹽,也就是海鹽。如果能將海水鹽製成精鹽,那也是一條賺錢的路子。
住持想到賺錢,更多還是為了救濟災民、收養棄嬰。福建布政使司山多地少,棄嬰現象普遍,朝廷雖有養濟院,但已經幾乎相當於廢棄了。
明心誇大成本,又拿精鹽方子誘惑,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住持只同意給四分之一。
明心心裡大致一算,四分之一,自己送出了四分之三,就不好搞特殊了,這樣一來,一年也就五六十兩。
“不行,得增加產量!”明心想道。
晚課之後,明心將師兄弟們聚集起來說明情況:“白糖工房的事情住持已經知道了,說我們犯了貪戒。”
“啊!”
“糟了!”
“壞了!”
……
師兄弟們聽了頓時驚呼起來。犯了貪戒,這可是寺院,不是說著玩的。
明心等大家聲音小了,才接著說道:“本來是要收回工房還要懲戒我們的,好在我有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得住持同意給我們留四分之一。”
“還有四分之一?好!”剛才擔心受到懲戒,這時候明心說不會受到懲戒,而且還有四分之一的收入,一個個頓時驚喜不已。
明心是故意的,如果之前直接將結果說出來,沒有之前的擔憂,大家就不會驚喜,反而沒什麼感覺。
“寺裡拿走四分之三,那我們的收入就少了四倍。”明心說道,“所以我考慮工房還寬,可以將產量一倍,這樣多少能多點收入。”
“行,就按師弟你說的來。”明識說道。
其他師兄也同意,至於師弟,同不同意沒人在乎,他們這些小傢伙白拿錢還有意見?
“另外,不管怎麼說,功法四分之三是從我手裡出去的,以後我跟你們分一樣多的錢。”明心接著說道。
“這哪能怪你?”明識說道,“如果不是你用新方子換,四分之一都保不住,你還是跟現在一樣。”
“不行。”明心堅定地說道,“都是師兄弟,還是跟大家一樣!”
明心堅持拿一樣多錢,幾個師兄心裡都稱讚起來。他們雖是和尚,雖學佛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相信更是另一回事,他們體會到了錢財的好處,覺得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明心這樣。
寺裡有了白糖工房四分之三的收入,很快拿出錢開建精鹽工房。
建房需要的時間長,在地基打好的第三天,白糖工房第二套製糖裝置準備好了。清掃之後用拖布拖了一遍,然後拆了隔起來的草蓆,再將整個工房清掃一遍,然後才開始製糖。
兩口深底鍋,兩排平底鍋,產量增加了一倍。
“這樣一個月應該有十兩收入了吧?”明心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