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有空,故而可以容人。”
“碗有缺,故而可以盛水。”
“天地有其殘,故而可以容納人間。”
“人有七竅之缺,故而可納眼耳口鼻。”
“人有丹田之缺,故而可納氣海。”
“這就是天有殘,人有缺的真意。”
“當其無,有其用,當其殘缺,方有其用。”
“而我要在體內開闢一個空竅,容納蠱蟲,又該怎麼做呢?”
九吉翻開了《無用經》再次閱讀了起來。
此時雖然是夜晚又在水下,但是以九吉一品武師的目力看文字毫無問題。
《無用經》脫胎於煉器,可裡面的內容講的早就不侷限於煉器,而是關於修行的道理。
世間人專注於某一事,都會有所悟,悟得的道理往往都是相通的。
治國之道可以用來治蠱,煉丹之道可以用來煉器,煉器之道也可以用來修身。
這《無用經》同樣也是一部大道理的書,不僅是大道理,也有具體的術法。
術就是天殘陣紋。
天無殘,則混沌一片。
天有殘,可容納人間。
三千年前,天殘盟的開派老祖墨雲探索天蠶神宮,領悟到了天殘陣紋,以及天有殘,人有缺的道理。
一千年後,天殘盟開山老祖仙逝,一個名叫邱子良的弟子帶著天殘宮返回到了天蠶宮。
邱子良來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研究天殘陣文,畢竟這裡是天殘陣紋發源之地,卻不想邱子良把自己卡在了天蠶神宮的陣紋之中,進退維谷,老死於此。
邱子良就在天殘宮中度過了後半生,並以竹簡為料著成了這《無用經》。
當九吉把《無用經》通讀了一遍之後,天已經矇矇亮。
水潭之上。
一顆被火鳥火焰燒焦的老樹之上,太監首領李玉華就這樣乾等了一夜。
昨天晚上。
綠光便已經消失了。
消失之後。
那瞎子也沒冒出頭,一直到天亮也毫無動靜。
李玉華感覺自己就像個傻子。
那瞎子究竟在不在水潭裡?
他在水潭裡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