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啊!
舉人老爺不少也就是這個品級罷了!
好吧,這麼暢想著暢想著,劉滿昌的心情又變得很好了。
畢竟,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能去當主簿,之後還有機會變成縣令,這就讓他無限的快樂。
這次,儘管需要安排的足足有三個城池,而且還有相應附屬的一堆縣城以及村落,需要安排的官員數量以及相對應的官員職位數量相當之多。
但是每個被安排過去的官員,所領取到的文書以及任命政令上,都有著詳細對應的具體城池具體縣城,具體官職。
對於朝廷或者說對於崇禎來說,這樣做的工作量自然不小,但是,在安排之前,就先將所有人員的官職都對應著安排好,那麼等到官員到達之後,就能夠直接按照之前朝廷安排好的官職直接開始工作。
這樣一來,首先,官員工作對口的程度肯定是最好的,畢竟是崇禎以及執筆監的太監根據這些官員當下的職位以及過去的工作情況所定下的;
其次,官員們已經知道自己之後要擔任什麼職位,就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去進行準備,以及到了地方之後,能夠立刻按照相應的政令來執行政令。
而如果是隻安排人員名單,而不具體到每個人擔當什麼樣的職位,那麼到達地方之後,他們首先就要先確定職位,這一方面會很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崇禎並沒有在派遣前往各個城池的官員中安排品級太高的人。
劉滿昌是八品官員,被安排在縣城之中擔當第二個級別的官員,這看起來似乎上面還有空間的樣子,畢竟,城池之中的官員品級肯定不一樣,既然縣城之中都已經安排到了八品,那麼府城之中安排到七品乃至更高都是應該的。
但是實際上,這個品級的官員就已經幾乎是最高的了。
崇禎直接遴選名單之後,落筆安排的官員,最高品級的就只到八品。
畢竟,整個京城,所有官員,最高都只到七品,而且還只有區區三人。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次三個城池之中就沒有安排七品官員,崇禎在確定將這三個城池作為新政的擴散之地之後,擬定名單的同時,也已執筆監的名義,向那三位直接從吏員晉升為七品官員的官員去信詢問。
問他們有沒有意願前往其他城池,擔任府城之中的府推官職位,這個職位相當於府城級別的輔佐官員,也和縣城中的縣尉等等一樣,都是直轄一片領域的官職。
然後......
三名七品官員全都表示了願意的意願。
考慮到這是第一批,而且三個城池如果就把三個七品官員全部用出去了,那麼京城就沒有人幫崇禎處理很多事務,所以,最後崇禎只在其中挑選了一個,以作為那個大半的底層官員都將由吏員篩選擔任的城池的府推官。
剩下兩個城池,則府城之中也同樣只有最高八品的官員,八品官員處理不了的事情,則透過快馬傳到京城,由崇禎來進行處理。
此外,府城之中,同樣是規定為原則上只會是底層的官員上升到上面的職位,不會空降官員。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只有在府城工作的官員才有機會上升到六品的通判、州同知,以及更上的從五品知州。
等縣城之中的官員,有人升任到七品之後,同樣可以繼續往上升任到府城的六品。
整體來說,官路的晉升還是相當通暢以及清晰的。
也正是因此,看到文書,明白文書內容的含義之後,劉滿昌才會那麼躊躇滿志幹勁滿滿。
五品知州什麼的,他現在還不敢想,但是,已經能夠擔任主簿之後,想想上面的七品知縣還是沒問題的吧!
“時間差不多了,兒子,快點出發了!”
好的,劉滿昌的母親再次開始催促了。
看看天色,此時可能還有大半個時辰的時間才到集合的時間點,但是,繼續在家裡留著,估計也就是被母親不斷催促的命,既然如此,劉滿昌也就乾脆與母親告別,轉身朝著集合的地點走去了。
臨出門時,他回頭望去,母親儘管在一個勁催促他動作快一些,但是臉上的表情除了喜悅和關心之外,同樣也有著濃濃的不捨。
————————————
“三支隊伍都已經出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