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崇禎此刻趕回,若是審批得快,今天吏員們回家之前就能收到他們的評級情況了。
“嗯。”
見此,崇禎原本準備伸向農令資料的手,也轉向了評級資料。
相較於農令體系的修整,這件事情才是更加緊急的,而且,崇禎對於吏員們的整體表現情況,也相當好奇。
原本,經他篩選之後,還剩下的一共有一千小几百人,但是隨著不少人被安排前往了村落成為村令,剩下的吏員數量就只有一千出頭。
至於,為什麼現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當然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出了比較大問題的吏員,已經被清理掉了。
相對來說,剩下的這些吏員,用以往老大明的眼光來看,個個都屬於幹吏,是得到一個就能撐起一個小部門的人才。
畢竟,過往人浮於事的情況太嚴重,而且大量的冗官冗吏,能一直將安排的工作完成,就已經是極為少見。
不過,在新大明,長期不能將安排的任務好好完成的,直接就會被弄下去然後法辦。
這樣一來,哪怕是每天把任務差不多弄完的人,崇禎也有挑選乃至淘汰的空間。
翻開這份名冊,崇禎對照著首先看了被兩監認定為最上層的名單。
“鄧毅,趙長堂......”
他從後面拿起這些人對應的詳細情報,一個個仔細檢視。
京中辦事兒的吏員,看起來應該沒什麼太大的表現空間,但是,具體到個人的身上,終究還是不同。
就比如,在京中火丁,也即消防,就在這段時日裡表現出了很好的作為,不僅撲滅了兩起大的火災,而且還在火災中救出了不少百姓。
這裡面的正式吏員,在這個過程之中同樣表現不錯,而且身先士卒衝進火場,從這個基礎上,破例給他一個高評價。
畢竟,這個確實是拿自己的命拼出來的。
除此之外,在執行政令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成績,並且這樣的做法被崇禎接受,定為了標準的吏員,也可以額外加分。
這一類的做法超過一個,而且其他表現也優異,那麼同樣會被提到最前面。
畢竟,這代表著,此人在該領域是很有想法,並且能夠把事情做好的, 現在的篩選,本身就是在為之後建立城池內的官吏體系做準備,這樣的吏員自然是很好的種子。
趙長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列選入內。
這樣子的吏員,也是崇禎最希望看到的,等到到時候體系建立,這樣的吏員基本上就可以直接走馬上任,直接將崇禎分出去的任務承接起來。
按照道理來講,崇禎許下了七品八品九品的帽子,外加上不合格被清退的一個等級,總共應該分為四個檔次,不過,這一次,兩個監司分出的卻只有三個檔次。
不是因為沒有不合格的,而是按照崇禎此前定下的標準來看,能夠直接達到七品這個等級的吏員,確實沒有找到。
畢竟,崇禎對於當下放出的這三個品級的官員,所定下的便是:
九品官員,可以將之前所需要做的範疇內的具體事宜全部好好完成;
八品官員,需要能在整塊相關的內容上,體現出自己的能力,並且足夠出色;
而七品,則需要在一整個細分的體系之中,可能起到獨當一面的作用,並且有充足的證明。
是的,崇禎此次,只打算將官職設定到七品,但是卻要將整個京城的體系都搭建起來。
按照崇禎所想,之後,將會是九品官員執行基層,如同村令村尉農令一般;八品官員管轄相應的一塊事宜,處理九品官員上呈的問題,並且將上面的政令細分傳達,也就是上傳下達居中調節。
而七品官員,將會直接負責京城某一塊方向的所有內容,無法做決斷或者無權做決斷的內容,才需要上呈給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