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讓這些城池的農事趕緊忙活起來,來年的時候才能有收成,只要有收成,不管是收到百姓手上,還是必然會被崇禎清理掉的貪官劣紳手上,到時候時候百姓們都定能吃得飽。
於是,針對這些城池,崇禎同樣下旨,要求城中守將必須即刻保證各處城池恢復生產,確保所有田畝全都被種上莊稼,哪怕用上手段逼迫。
如果有人阻撓或者影響春種,那不管是什麼身份,或者是否犯法,都第一時間擊斃!
崇禎還特地給兩名大將去旨,重點講了農耕之事,要求他們必須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新的大明,前前後後所有與農事扯得上關係的地方,崇禎全都下了趕緊務農,不得誤時的命令。
等到所有旨意都撰寫到位,崇禎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前去傳令的全都用上新軍騎兵。農時不可誤,一人雙馬,不必吝惜馬力,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朕的旨意傳遞到位!”
崇禎催得急,將士們自然也都行動迅速。
所有的政令與聖旨,都在崇禎下令之後,被迅速傳遞。
而這之中,反應最快的,自然便是京城中的吏員了。
他們今天收到的東西可當真不少。
安排下來今天新的工作的政令就不說了,所有的吏員,都收到了崇禎下令傳下來的砍頭抄家吏員名單,上面記載的,便是昨日懈怠懶惰,不理政務的吏員。
儘管這一批被抄家砍頭的只有十多個,但是這些人可全都和他們一批的吏員,身份與他們完全相同!
這樣一群人,因為工作不努力而被幹掉,別說原本用心程度不高的吏員了,就算是昨天就積極工作的吏員,當下也立刻如同被戳了一針一樣,變得更加慷慨激昂。
之前不少吏員見到自己都被查出死罪了,結果皇上竟然還不處罰他們,反而許下幹得好可以升官的好處,心中暗戳戳以為皇上這是離不開他們。
但是這個名單一出,立馬全都老實了,顯然,皇上不僅離得開他們,而且還能送他們離開。
有了這個名單的刺激,收到崇禎‘幹不好就去死’版勸農旨意的那些吏員,立馬一個個即刻行動。
有幫閒的拉著幫閒,沒幫閒的自己拉著家裡人,那是挨家挨戶敲門,一個個問詢。
但凡有人家是周邊農戶或者有農戶親戚投奔,便飛快宣講政策,甚至半強迫地要求他們搬回村落好好種田。
也就是有正氣凜然的新軍將士在旁邊跟著,否則怕不是不少吏員能在這上面都搞出點冤假錯案出來,生生把城中住戶給趕到鄉下種田去。
而在吏員這般的努力之下,效果自然也不會差。
崇禎的命令是辰時末(上午九點左右)送達,等到巳時(九到十一點)時,便已經有不少農戶揹著行禮往城外趕路。
隨著時間流逝,出城的人流也愈發地多,多虧守城與巡查的新軍將士維持秩序,才得以保證安全。
小半天的時間,出城的百姓,便能達到萬數。
雖然多是拖家帶口,有老有小,但是其中的青壯也能有數千了。
按照這個效率,三天出城十來萬人必然不會有問題。
這個訊息,等崇禎午膳吃到一半,便已經由城中的錦衣衛傳到了他的耳中,讓他心中沉甸甸的擔憂一下子掃空大半。
“哈哈哈,好,就要這樣的效率!”
“嗯,待會從抄家的將士中,抽一千人出來,陪同保護這些出城的百姓,一定確保他們安全到家。路上遇到扒手強盜之類,都可以當場擊斃!”
百姓們既然能夠大量回村,開始農耕,那麼安全上他們定要照顧到位。
此前戰爭期間,便有歹徒試圖趁機燒殺搶掠,此刻這麼多百姓出城,扒手強盜定然不會少。
現在的農夫就是崇禎的寶貝,誰敢對他們動手,崇禎便直接要他們的命!
“還有,通知國庫,朕加派一百將士前去幫忙,農具及糧種的整理,山海關新軍到來前朕必須看到結果。”
“吏員中不是不少不想當教書先生,想去實際幹活麼?選取其中與百姓打交道多的吏員,給他們搭配兩個新軍將士,今天便安排到村子裡去。下令讓他們好好了解春種情況,百姓缺乏的東西即刻上報,一定確保不誤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