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隨著他地位和身份的變化,有許多事情已經由不得他的想法。
正如劉闖當初在觀津城外和曹操說過:高處不勝寒,到了他們這個地位,許多事由不得個人喜好。
可現在……
荀彧閉上眼睛,露出疲乏之色。
按道理說,漢帝得以重掌朝堂,他應該高興才是。
可不知為什麼,荀彧卻沒有半點喜悅,反而產生了極為強烈的憂慮。金旋金禕父子,乍看忠於漢室,實則懷有私心。荀彧不認為他父子二人能夠中興漢室,更不認為他們能夠輔佐朝廷。
弄個不好,這二人可能會使得漢室江山變得更加動盪和混亂。
說到底,金旋父子德行和聲望都不夠……如果他們的祖宗金日磾,或許有這樣的威望。可是憑他們父子,想要穩定這大局,根本不可能。別的不說,但只是一個劉闖,他們就不是對手。哪怕拋開劉闖不談,江東孫權,江夏劉備,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這些個梟雄諸侯,哪個又是等閒之輩。連曹操都不能收服這些人,他金旋父子要兵沒有兵,要將沒有將,只靠著一個張繡,如何能夠對付那些人?以為打著天子的旗幟就能橫掃天下?未免過於天真。
奉天子以令諸侯?
說起來容易,可實際上一個不好,便成為眾矢之的,為天下人所討伐。
一旦再發生一次諸侯崛起,那漢室江山,可真就要完蛋了!
“文若,曹公招劉皇叔前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棗祗忍不住開口詢問,“這個時候,主公不想著奪回許都,反而召劉皇叔前來,莫非是要效仿當年鴻門宴?”
荀彧睜開眼,看了一眼棗祗,旋即卻把目光轉移到了坐在角落一言不發的賈詡身上。
“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抬起頭來,與荀彧相視一眼,突然一笑。
“文若,你又何必明知故問?”
“你們在打什麼謎語?究竟是怎麼回事?”
棗祗等人依舊不太明白,不過也有那已經明白的。頓時露出恍然之色。
“文和。你認為如何?”
賈詡想了想。“若他敢來,可!”
“我也這麼認為。”
“喂喂喂,你們究竟在說什麼?”
棗祗被荀彧和賈詡的這一番啞謎激怒了,忍不住大聲詢問。
身旁有人扯了他一下,棗祗扭頭看去,確是司空掾鄭渾……這鄭渾,是滎陽人氏,漢代著名學者鄭眾曾孫。前揚州刺史鄭泰之弟。滎陽鄭氏,在隋唐時期是五姓七大家之一,更是入南北朝之後,天下有數的貴胄門閥。鄭渾的曾祖,和高曾祖,皆為漢代大儒,聲名響亮。
而他的兄長鄭泰,更是漢室忠臣。
鄭泰死後,鄭渾帶著鄭泰的家眷避難淮南,當時得袁術厚待。不過鄭泰認為袁術不可能成功。於是便渡江投奔好友華歆。曹操仰慕其篤行,於是自豫章將他召回。並任鄭渾為司空掾。
在後世,曾有人認為鄭渾是鐵匠。
可事實上,鄭渾是正經的世家豪門子弟,或許精於一些手工藝的技術,但是和鐵匠卻毫無關係。
“文公,你幹嘛拉扯我?”
鄭渾輕聲道:“主公想來是有意託孤劉皇叔。”
“啊?”
棗祗大吃一驚,旋即扭頭向荀彧和賈詡等人看去,卻見這些人輕輕點頭。